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而且还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治疗患者躯体疾患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对门诊皮肤病患者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学分析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 研究证实,去表皮的真皮可以作为真皮替代物,在其上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后形成表皮结构。但有关真皮替代物细胞生物活性、组织结构特点及基底膜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人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特征。 方法:将健康成人皮瓣用56 ℃ PBS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用液氮连续冻融处理去除真皮中细胞成分,获得去表皮真皮。以组织块培养法观察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以苏木精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细胞核,以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去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成分。以PAS染色及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基底膜及其成分。以VG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Weigert染色检测弹力纤维,VG与Weigert双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去表皮真皮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培养的去表皮真皮2周无细胞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细胞核、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波形蛋白表达。VG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染成玫瑰红色,Weigert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弹力纤维染成紫黑色,双染色进一步显示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均匀排列。去表皮真皮表面及附属器残留部位PAS反应强阳性,Ⅳ型胶原表达明显。透射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去表皮真皮中胶原﹑弹力纤维交错排列,间有孔隙,相互交织成网。去表皮真皮无活细胞成分,真皮基质表面及附属器管腔壁仍保留糖原﹑Ⅳ型胶原等基底膜成分,真皮基质中富含胶原及弹力纤维,是一种类似在体真皮的三维胶原基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的关系.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观察2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表达及数量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数量关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长度显著增加,与皮损周边对照(t=6.90,P<0.001)及正常人对照(t=5.71,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表皮内有神经纤维接触的朗格汉斯细胞占朗格汉斯细胞总数的百分数明显增多,与皮损周边对照(X2=43.91,P<0.001)及正常人对照(X2=46.11,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mRNA高表达,与皮损周边对照(t=3.25,P<0.01)及正常人对照(t=3.67,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存在高水平活性的NGF导致神经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证实,去表皮的真皮可以作为真皮替代物,在其上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后形成表皮结构.但有关真皮替代物细胞生物活性、组织结构特点及基底膜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人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特征.方法:将健康成人皮瓣用56℃PBS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用液氮连续冻融处理去除真皮中细胞成分,获得去表皮真皮.以组织块培养法观察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以苏木精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细胞核,以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去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成分.以PAS染色及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基底膜及其成分.以VG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Weigert染色检测弹力纤维,VG与Weigert双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去表皮真皮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培养的去表皮真皮2周无细胞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细胞核、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波形蛋白表达.VG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染成玫瑰红色,Weigert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弹力纤维染成紫黑色,双染色进一步显示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均匀排列.去表皮真皮表面及附属器残留部位PAS反应强阳性,Ⅳ型胶原表达明显.透射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去表皮真皮中胶原,弹力纤维交错排列,间有孔隙,相互交织成网.去表皮真皮无活细胞成分,真皮基质表面及附属器管腔壁仍保留糖原、Ⅳ型胶原等基底膜成分,真皮基质中富含胶原及弹力纤维,是一种类似在体真皮的三维胶原基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表皮体外重建模型,并对其进行表皮修复的研究。方法 采用去表皮的真皮组织作为真皮替代物,其上接种2mm的微小皮瓣,在培养液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实验组),应用荧光表皮成像技术观察表皮的生长,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Ki67)观察表皮的增殖和分化,与无表皮生长因子的基础培养液培养的表皮(对照组)比较。结果 接种后第3天可观察到表皮在真皮组织表面生长,10d左右形成完整表皮结构。表皮生长因子有明显的促表皮移行作用,至第10天表皮生长因子组表皮生长面积(t=3.02,P&lt;0.01)、表皮生长厚度(t=2.87,P&lt;0.01)、有核细胞的细胞层数(t=2.43,P&lt;0.05)、皮突增殖指数(t=2.29,P&lt;0.01)、细胞增殖密度(t=2.33,P&lt;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用去表皮的真皮组织可以诱导表皮的再生、发育和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及甲氨蝶呤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合成结合珠蛋白(Hp)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Hp mRNA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Hp浓度。结果:地塞米松或甲氨蝶呤刺激HaCaT24h后,HaCaT细胞表达Hp增加;但较短刺激时间或较低刺激浓度时,HaCaT细胞表达Hp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地塞米松及甲氨蝶呤能够上调HaCaT细胞Hp的合成,这种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干扰素α - 2b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皮疹处外涂干扰素α - 2b乳膏或安慰剂 ,4次 /d。 [结果 ]生殖器疱疹试验组痊愈率 6 5 % ,有效率 85 % ;对照组痊愈率 2 5 % ,有效率5 0 %。带状疱疹试验组痊愈率 6 0 % ,有效率 85 % ;对照组痊愈率 1 5 % ,有效率 4 5 %。两种疾病的试验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 - 2b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的快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早期准确地诊断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 SSSS)并使其得到及时治疗。方法 :选取编码剥脱毒素的金葡菌基因 eta和 etb的特异核苷酸序列为引物 ,以 SSSS患者原发皮损的疱液或结痂经裂解处理后为模板进行 DNA扩增 ,与 ELISA检测培养分离菌株的剥脱毒素的结果对比。结果 :34例 SSSS患者 PCR阳性率 eta 61 .74%、etb 2 1 .0 %、eta和 etb 1 1 .76%;ELISA阳性率 ETA2 9.41 %、ETB1 1 .76%、ETA和 ETB2 .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PCR方法较 ELISA方法敏感、准确。结论 :PCR技术对 SSSS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早期、准确地诊断念珠菌病并使其得到及时治疗。方法 我们建立了检测白念珠菌和其它念珠菌的兼并复合PCR技术,以3条引物PSpA1,PCon1和PCon2复合1个试管中进行PCR扩增。结果 白念珠菌产生105bp和1015bp,其它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在内产生105bp,在0.5ml血液中可检测到30个白念珠菌。结论 该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诊断念珠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皮质类固醇激素在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效果。方法 :对 178例 6 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常规治疗和加用曲安西龙片 (商品名为阿赛松 ,由天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两者PHN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肯定了皮质类固醇激素在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