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性恋发生直肠淋病1例万屏王朝凤(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皮肤科650032)异性不洁性交导致各种STD已呈蔓延之势,而同性恋引起STD在临床上还少有报道,现将我科所见同性恋直肠淋病1例报告如下:刘某,男,23岁。同性恋2年,发现大便附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半年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抗光老化的作用机制,为防治光老化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维生素E30mg/kg对照组(C组)、模型+灯盏花素35mg/kg低剂量组(D组)、模型+灯盏花素70mg/kg中剂量组(E组)、模型+灯盏花素140mg/kg高剂量组(F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观察皮肤的肉眼改变、组织结构改变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 E组、F组大鼠皮肤红斑、脱屑、皱纹等光老化改变明显比B组轻;D组、E组、F组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逐渐减轻;D组、E组、F组分别与B组比较,NF-κB和PCNA的表达均有所减少,D组与B组间比较及F组与E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PCNA在光老化模型中的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与光老化的形成有关;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及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下调炎症介质的合成,发挥其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昆明山海棠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晴  万屏 《山东医药》2012,52(47):26-28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THH)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将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昆明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昆明山海棠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予THH 1、2、4g/(kg.d),地塞米松组予2 mg/(kg.d)地塞米松,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均用灌胃器灌饲,给药体积按0.4 mL/10 g。自致敏前1 d开始,每天1次,连续6 d,再于诱发前2 h灌药1次。观察左右耳重量差及单一核细胞浸润数。结果THH低、中、高剂量组左右耳重量差分别为(22.3±3.56)、(18.1±1.37)、(14.5±2.37)mg,地塞米松组为(2.8±1.48)mg,对照组为(21.8±3.36)mg;THH低、中、高剂量组单一核细胞分别为(1 237.8±178.25)、(936.9±36.95)、(467.7±37.09)个/mm2,地塞米松组为(132.7±20.82)个/mm2,对照组为(1 236.5±160.54)个/mm2;THH中和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THH低、中及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随着THH剂量的增加,免疫抑制表现逐渐增强,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THH提取液对DTH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2012年1月间断收治的21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男11例,女10例)。20岁前发病者13例(61.91%),(20~50)岁7例(33.33%),>50岁1例(4.76%),平均发病年龄18.36岁。皮损位于曝光部位,累及面部者10例(47.62%),累及颈部者9例(42.86%),累及上肢者19例(90.48%),累及下肢者7例(33.33%),累及躯干者6例(28.57%)。其中4例有家族史(占19.05%)。3例合并有系统疾病。组织病理资料分析均可见典型的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结论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20岁前发病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皮损位于暴露部位。组织学上以表皮角质层内典型的角化不全柱伴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是一种因黑素细胞毁损或功能障碍所致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免疫学因素在白癜风发病及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盐酸西替利嗪 (CetirizineHydrochloride)为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系羟嗪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到 2 0 0 2年 1月采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西替利嗪片治疗一组慢性荨麻疹患者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45例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治疗组 2 5人 ,对照组 2 0人。治疗组年龄 16~60岁 ,性别不限 ,病程 3月~ 7年 ,均符合四川省科技出版社《实用皮肤病性病手册》诊断标准 ,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与观察组均无显著差异 ,治疗采用仙特敏作为对照。上述观…  相似文献   
7.
病例1,女,3月。全身皮肤出现水疱、红斑、结节及色素沉着斑就诊。患儿出后后1周,双下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之清澈水疱、大疱,很快蔓延全身,陈旧性水疱逐渐干涸、结痂,然后新的不断出现此起彼伏。继之,伴发红斑及高出皮面的结节、疣状增生及斑块。1月后,全身皮肤出现泛发性色素沉着,表面有脱屑。曾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收效甚微。患儿父  相似文献   
8.
男性淋病并发症多为前列腺炎、附睾炎与精囊等,而尿道瘘临床少见,现遇到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尿道口反复红肿、溢脓2年,尿道瘘管半年年前有冶游史,3天后尿道口红肿及流脓性分泌物伴尿痛,自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2粒,每日3次,4天后症状缓解,溢消失,仍有尿道口发红。之后每逢酗酒后便出现尿道溢脓、尿口及龟头红肿,先后口服过头孢唑林、氧氟沙星、琥乙红霉素(君沙)与安必仙等药,3~5天好转停用。上述症状发作3次,最一次发作时包皮系带右侧出现一花生大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续不愈,解尿时有尿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菌性脓疱病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1982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02例住院无菌性脓疱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在102例患者中,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67例,掌跖脓疱病6例,连续性肢端皮炎5例,疱疹样脓疱病24例.系统表现中常伴发热和白细胞升高.治疗主要是昆明山海棠、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非特异性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临床治愈率为63.73%,有效率为85.29%.死亡3例.结论:无菌性脓疱病主要采用昆明山海棠、阿维A、非特异性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治疗,应尽量避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0岁.因肛周灰白色斑块12年,于2009年5月11日就诊.患者12年前无明显诱因肛门周围出现黄豆大灰白色丘疹,无痛痒,10年前,丘疹渐增至甲盖大的斑块,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外痔,行外痔切除术.术后3个月,上述皮损再发,缓慢长大并融合成拇指大的斑块,其间因解大便时肛门扩张牵拉.斑块中央出现皲裂,伴轻度灼痛,无明显分泌物,自行外用红霉素软膏及马应龙痔疮膏后缓解.病程中无血便及脓血便,无肛门瘙痒等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