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2篇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CD44分子是众多肿瘤细胞的标志分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该研究探讨CD44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采用Tag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497例宫颈癌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个体以及483例NSCLC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个体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CD44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SCLC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和P=0.004);这两个位点基因型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20);其中rs13347位点等位基因C在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风险因素(OR=1.250,95% CI:1.035~1.509),rs81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SCLC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68,95%CI:0.641~0.92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3347C-rs8193T和rs13347T-rs8193C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22);该结果说明单倍型rs13347C-rs8193T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NSCLC发生的风险性因素(OR=1.316,95%CI:1.096~1.579)。结论: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而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NSCL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 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 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甲蓝甘油合剂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按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亚甲蓝甘油合剂组(n=54),B组为单纯甘油合剂组(n=54);采用徐贵印推荐的三维测角穿刺半月神经节进行封闭治疗,对治疗后1周、3个月和2年分别进行疗效评判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异,2例出现视力下降,3例因解剖变异未能穿刺成功,仅在卵圆孔周围进行了注射,外加眶下孔以及骸孔封闭。结论亚甲蓝甘油合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甘油合剂,且亚甲蓝对神经未见明显损害(经2年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引起小儿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年龄≤6岁的2546倒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追踪观察,渗漏病例详细记录渗漏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渗漏范围及症状。结果 127倒患儿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或拔针后出现渗漏,其中75例(59.06%)因患儿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18例(14.17%)因药物因素引起;15例(11.8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13例(10.24%)因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或方法不正确引起;6例(4.72%)因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引起。渗漏多发生在输液开始120min后。结论 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过程巡视,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在急性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抛物线估算法(以金标准计算准确度和敏感度),对51例急性白血病的早期患者及部分经治疗后缓解的患者、61例非急性白血病患者、6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LDH的检测及分析。结果 AUC为0.954,其可信区间为0.935-0.973,其下限0.935远离0.5,经治疗缓解的白血病患者LDH检验结果与治疗前数据经t检验证实<0.0001。结论 LDH对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与预后的评估均有着重要及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新文  涂莉红  应惠 《护理研究》2008,22(32):2966-2966
2006年3月-2007年10月我科对57例患儿给予结肠灌洗,对护理中出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向42只黄雀的延髓展状核加压注入或微电泳泳入HRP后,在同侧的脑桥上橄榄核、对侧的脑桥外侧丘系腹核及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内见到密集的顺行标记终末或纤维;在双侧的延髓巨细胞核出现了大量的逆行标记细胞;在对侧的层状核内既有密集的标记终末又有一些标记细胞.结果表明:层状核的传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上橄榄核,经外侧丘系走行至对侧的外侧丘系腹核和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双侧的层状核之间也有交互投射。此外,层状核接受耳蜗亚核──双侧巨细胞核的传入投射.因此,层状核是听觉上行通路中的第二级中继站.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leep qual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mong perimenopausal women.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506 perimenopausal women.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leep quality,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 (SDS), 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AS) and the 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KI).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1.5. Results: The mean PSQI was 5.97±4.30.Twenty-four percent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reported poor sleep. Age and perimenopausal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leep quality.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45~49 age group was the poorest and the 40~44 age group was the best. The women who had higher Kupperman index were more likely to be poor sleepe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 and sleep quality. Night sweat, depression, anxiety, hot flash, stressful life event, and regular exercise were significantly and independently related with sleep quality. Among them, regular exercise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of sleep quality. Conclusion:High incidence of poor sleep quality exists among perimenopausal women. Som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