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检查(PF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肺气肿患者和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均行MSCT肺容积测定和PFT检查。比较两组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PFT指标,并分析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肿组患者Vin、Vex、Vex/Vin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in-Ve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n、Vex等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TLC、RV等PFT指标相关性最明显(P0.01),Vin-Vex与FVC、Vin/Vex与RV/TLC之间的相关性也最为显著(P0.01)。结论 MSCT可迅速和准确评估肺组织容积指标,与PFT检测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肺气肿诊断和评估肺组织通气功能状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鼎祥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60-11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5例肺气肿患者及40例对照组人员的CT肺密度和肺功能进行测定,并将CT肺密度测定结果与肺功能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气肿患者CT呼、吸气相VD与TLC、FEV1及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RV/T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吸气相全肺MLD与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肺气肿疾病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肺功能检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宋承东  曾光  黄鼎祥  周聪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54-1154,1164
目的探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和分析42例DPB患者胸部及鼻窦的CT表现,其中病理活检确诊5例,临床诊断确诊37例。结果 DPB胸部CT主要表现为:①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②小气道细支气管扩张;③炎性斑片影。鼻窦CT检查多伴随有副鼻窦炎表现(37例,88.1%),最常累及上颌窦。结论DPB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数患者合并副鼻窦炎,有助于DPB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增强扫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肝细胞癌、26例肝血管瘤、20例肝转移瘤行磁共振DWI联合增强扫描检查,比较各组ADC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肝细胞癌ADC值[(1.18±0.23)×10-3mm2/s]与肝转移瘤ADC值[(1.24±0.27)×10-3mm2/s]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均明显低于肝血管瘤ADC值[(1.65±0.31)×10-3mm2/s,P0.05];DWI联合MR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肝细胞癌(92.1%)或肝转移瘤(85.0%,P0.05)。结论 MR DWI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MR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7.
黄鼎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34-3635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5例疑似PE患者进行检查.分别评价螺旋CT肺血管造影、D-二聚体及两者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87.8%、95.2%,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4%、63.7%,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8.9%和85.7%.结论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可明显提高诊断PE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静息状态下三重网络模型(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及中央执行网络)功能网络连接(FNC)改变.方法:搜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本院32例酒精使用障碍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被试行颅脑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