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黄章 《内科》2008,3(5):685-686
目的观察HBsAg(+)孕妇在孕期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后,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评价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338例HBsAg(+)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HBIG组),分别在孕32周、36周和40周时肌注HBIG200IU;另一组为对照组,孕期未注射HBIG。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均取外周血测HBsAg和HBVDNA,均进行乙肝主被动免疫。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为5.3%,对照组宫内感染率为14.5%(X^2=10.675,P〈0.01)。结论HBsAg(+)孕妇孕期注射HBIG能有效减少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小开腹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术式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对周围脏器特别是输尿管的损伤少、对盆底支持组织破坏小、阴道未缩短等优点 ,近年来施行该术式者颇多。为进一步减少手术并发症 ,减轻病人痛苦 ,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小开腹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进行了探讨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将子宫小于孕4月大小 ,无广泛盆腔粘连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 ,行小开腹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者44例作为观察组 ,行单纯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别均无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在妇科住院病人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方法:选择非急诊、无加用腹压的禁忌症的妇科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系统(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向下屏气时测量POP-Q各数值,并调查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收集到4 362例病例,年龄18~84岁,未产妇991例(占22.72%),经产妇3 371例(占77.28%);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0期46.49%,期43.88%,期6.17%,期2.41%,期1.05%。重度POP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0岁、低雌二醇水平、经产和多次分娩史。结论:妇科住院病人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微小核糖核酸-4516(miR-451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2019年 5月手术切除的 GBM组织 89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 35例为对照组,采用 qRT-PCR检测 miR-4516的表达水平,根据 miR-4516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GBM病人术后随访 2年,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GBM组织 miR-4516表达水平([ 5.32±1.75)]明显高于对照组([ 1.13±0.45);P<0.01]。术后 2年随访,42例(47.19%)生存,47例 47(52.81%)死亡。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miR-4516高表达是 GBM生存预后病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 miR-4516高表达组 2年累积生存率(27.45%)明显低于低表达组(73.68%;P<0.001)。结论 GBM组织 miR-4516表达增高,其高表达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白雄伟  黄章  汤文平  任飞  彭毅  张科 《安徽医学》2017,38(10):1327-1329
目的 观察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汉中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非解剖学重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变化、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以下简称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在治疗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稳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距骨倾斜角(7.61±1.42)°,小于对照组(8.89±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骨前移距离(3.09±1.21)cm,短于对照组的(5.22±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14±0.92)分,较对照组(3.21±0.9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疗效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黄章泷  雷霆  常宇 《心脏杂志》2018,30(2):240-243
活性氧簇(ROS)是一类含氧的自由基或者非自由基分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化学反应活性,能够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质和DNA发生反应。ROS在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脏疾病的发生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心肌细胞ROS的产生对心脏研究有积极意义。本文将综述心肌细胞ROS产生的位点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1月~2000年9月,应用天津骨科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可折断式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80例,通过改进手术方法,术后全程指导患者康复及治疗,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夫群  黄章骞  何尧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4):2917-2921
目的 研究靶向bcl-2小分子干扰RNA(siRNA)干扰序列对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阿霉素(DOX)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5-8月,将siRNA干扰序列转染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设3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bcl-2 siRNA干扰组(转染bcl-2 siRNA干扰序列)及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空载序列),检测bcl-2 siRNA干扰组的转染效率和3组bcl-2表达水平。将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空载序列)、干扰组(转染bcl-2 siRNA干扰序列)、DOX组(加入5 μg/ml DOX)、联合组(转染siRNA干扰序列并加入5 μg/ml DOX),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及细胞色素C水平。结果 siRNA干扰序列转染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的转染效率为(94.6±12.5)%。3组bcl-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P<0.05)。bcl-2 siRNA干扰组bcl-2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q=3.99、2.87,P<0.01)。5组细胞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2,P<0.05)。干扰组、DOX组、联合组细胞活力低于空白对照组(q=7.66、8.64、6.89,P<0.05);联合组细胞活力低于DOX组(q=6.76,P<0.01)。5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4,P<0.05)。干扰组、DOX组、联合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q=5.78、4.99、6.21,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高于DOX组(q=4.89,P<0.01)。5组Caspase-3、Caspase-9活性及细胞色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DOX组、联合组Caspase-3、Caspase-9活性及细胞色素C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OX组、联合组Caspase-3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干扰组、DOX组、联合组Caspase-9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联合组Caspase-3活性高于干扰组,DOX组、联合组Caspase-9活性高于干扰组(P<0.05);联合组Caspase-3、Caspase-9活性及细胞色素C水平高于DOX组(P<0.05)。结论 靶向bcl-2 siRNA干扰序列可以增强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的DOX敏感性,bcl-2可作为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9.
1994年5月中旬~7月初百色市汪甸乡伟弄、沙洪两村发生一起由洪水引起的人畜炭疽暴发流行.现将我们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583-584
目的探讨中药茵栀黄加苦参素注射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疗程均为30d。2组对比,综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2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素加茵栀黄注射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