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目的:北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甲素(DSSD)及五味子乙素(r-SSD)含量的HPLC方法学的建立及研究.方法:采用Hypersil C18(φ4.6 mmX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北五味子配方颗粒中姗及r-SSD含量在既定的HPLC测定方法下,在0.265~1.590μg和0.638~3.18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1.000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12%和100.38%,RSD(%)值为1.75和1.10.结论:所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北五味子颗粒中五味子配方颗粒甲素及乙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肺癌及其类型的关系宋珠圆,贲立衡,陈永谦,赖文岩,黄志俭,郑伟南方医院呼吸科对于吸烟与肺癌及其类型的关系,虽有报告,但观点不尽相同 ̄[1,2,4]。本文就我院1993-1994年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肺癌414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究二者的关...  相似文献   
3.
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俯卧位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它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来改善氧合治疗难治性低氧血症。因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依据,如是否能降低ARDS的病死率、最佳持续时间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收集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哮喘74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治疗控制组36例,难治组38例。难治组中,职业暴露和环境气候因素为24例(63.2%),所占比例最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鼻炎为17例(44.7%),胃食管反流为15例(39.5%),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2.6%),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5.3%),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例(2.6%),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1例(2.6%),吸烟者所占比例虽高于哮喘控制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高渗盐水与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相关性。方法将12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别行组织胺和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两次试验间隔一周,记录组胺和高渗盐水的累计激发量(PD20),对其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794,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T管撤机、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撤机时在呼吸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8例急性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好转预将撤机的患者按随机顺序接受T管撤机、低水平压力(压力水平为5 cmH2O)压力支持通气(PSV)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气模式撤机,每种撤机模式持续30 min,于最后5 min记录分析食管压变化值(△Peso)和跨膈压变化值(△Pdi)、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PTPdi)、食管压压力时间乘积(PTPeso)、气道阻力(Raw)、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等相关呼吸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气、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T管撤机时相比,CPAP和PSV时的PTPdi,PTPeso,△Peso及△Pdi均显著降低(P<0.05).CPAP撤机时的PEEPi及Raw显著低于T管时撤机(P<0.05).血气值、血流动力学及其他呼吸动力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与T管撤机相比,低水平压力的PSV和CPAP能减少吸气肌肉的做功,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正常的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讨肾上腺皮质功能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住我院并达研究标准的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4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分析比较两组血清中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及二者与PSI和患者病死情况相关性.结果 高危组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ACTH浓度和PSI评分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P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1和0.281,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住院患者病死情况与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面积为0.843(95%可性度区间为0.754~0.943);与血清ACT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0.707(95%可性度区间为0.551~0.863).结论 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作为一种新的通气模式不同于常规通气模式。它通过从高气道压向低气道压释放完成机械通气,而常规通气是通过吸气相升高气道压力来完成机械通气的,同时由于它具有低气道压、低分钟通气量、对心血管的损害小等诸多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自主呼吸状态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呼吸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9例达到入选标准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按随机顺序给予BIPAP(高压为16cmH2O,低压5cmH2O,高压时间和低压时间均为2秒)和BiPAP(吸气末正压16cmH2O,呼气末正压5cmH2O)两种模式通气,每种通气模式持续30min,于最后10min分别记录通气时的食道压变化值(△Peso)、跨膈压变化值(△Pdi)、食道压压力时间乘积(PTPeso)、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PTPdi)、气道闭合压(P0.1)、分钟通气量(V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气值。结果 与BiPAP通气时相比,BIPAP通气时的△Peso、△Pdi、P0.1、PEEPi、PTPeso、PTPdi均显著增高(P〈0.05),VE和VT明显降低(P〈0.05)。BiPAP通气时的PaO2和BIPAP通气时无显著性差异,但PaCO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RR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自主呼吸情况下,BiPAP对减少COPD患者呼吸肌的作功、改善通气显著优于BIPAP。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一种以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严重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其往往会引起呼吸功能不全,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e therapy,HFNC),由于其可产生气道正压,对心肺有一定的支持功能,而且耐受性好、对气道有加温和湿化的优点,故而被认为是可替代或与NIPPV序贯的有益的呼吸治疗措施[1]。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