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病是全球各种传染病中造成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因结核病而丧生者为其他各类传染病死亡总和的2倍[1]。近年来,吸毒者中肺结核患病率普遍增高[2],且吸毒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3],故研究吸毒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难点对结核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观察组:共90例,选自1996—2004年本院住院及门诊初治的吸毒肺结核患者(吸毒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物质所致依赖的诊断标准,有确切的毒品滥用史,连续静脉注射毒品≥3个月,吸毒时间≥6个月),肺结核诊断根据痰结核菌涂片/培养和X线胸片。既往无肝炎、无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学检测阴性。男68例,女22例,年龄18~56岁,平均27岁,平均吸毒时间24±9个月。其中痰涂片阳性48例,阴性42例。2.对照组:共90例,选自1996—2004年本院住院的初治非吸毒不吸烟肺结核患者,既往无肝炎、无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史,HIV血清学检测阴性。男60例,女30例,年龄20~61岁,平均42岁。其中痰涂片阳性12例,阴性78例。二、方法1.抗结核治疗前,患者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在咯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局部注药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咯血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经纤支镜分别注入立止血,凝血酶,每周1次,疗程4周,跟踪观察2个月。结果:A组有效52例,有效率92.8%,复发5例,复发率9.6%,B组有效49例,有效率87.5%,复发4例,复发率8.1%,结论:两种不同的止血药物经纤支镜局部注入治疗咯血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结核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我国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60岁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类型:(1)原发感染后在肺部遗留下的潜在病灶,当老年免疫力低下时,潜在病灶“复燃”属内源性发病(2)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而感染,属外源性感染发病。我国调查结果显示“三高一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菌阳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重视老年肺结核的诊断,进而达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5.
海舒必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方法统计两组在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率、ALT200U以上和合并黄疸的例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ALT120~200U的例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以2~4周为高峰,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肝损发生率高且肝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7.
老年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6方法统计两组在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率、ALT200U以上和合并黄疸的例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ALT120—200U的例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以2~4周为高峰,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肝损发生率高且肝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检测33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A组)与37例单纯肺结核患者(B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抗PPD的特异性IgG,并对各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A组与B组比较,前者的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PPD试验阳性率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病例抗PPD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明显,而体液免疫则差别不大,提示可辅以免疫调节剂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9.
蛇咬伤右眼睑1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黄广雄1吴为群容中生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被眼镜蛇咬伤右上眼睑4小时,于1995年5月26日入院。体检:体温36.4℃,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8/12kPa,神志清楚。右侧眼睑、耳前、额...  相似文献   
10.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造成抗结核治疗中断的原因之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含有巯基,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结合而起解毒作用。笔者应用GSH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