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价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对身体约束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7例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采用前后对照,2018年1月—6月的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为对照组,28例;2018年7月—12月的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身体约束常规临床经验培训教育和管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身体约束和管理.采用柯氏评估模型,对从反应层面、学习层面、行为层面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时间为干预前、干预第1个月、干预第2个月.结果 观察组对培训满意度、对身体约束知识掌握、对身体约束实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采用规范化培训身体约束及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规培生对培训的满意度,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固对身体约束培训知识的掌握,改善对患者身体约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22例脑肿瘤和12例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肿瘤CD3^ 、CD4^ ,CD10^16 56和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胶质瘤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34例患者术后4期CD3^ ,CD4^ ,CD16 56^ 比值均发生变化。胶质瘤组在术后1至2周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术后3至4周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且恶性胶质瘤较良性肿瘤更为明显,手术应激能导致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脑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至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Ⅱ预防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白细胞介素 (rh IL - )预防肿瘤病人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随机对照试验 ,其中 AB组 17例 ,BA组 15例。每组病人均化疗二个疗程。 A疗程化疗后加 rh IL - 治疗 ,5 0μg/(kg·d) ,于化疗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 ,臀部皮下注射 ,每天一次。连用 14天或直到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 >40 0× 10 9/L,B疗程仅接受化疗 ,同一病人两疗程的化疗方案和剂量相同。结果 :A疗程全组血小板平均数量 (15 5 .99± 43 .2 4× 10 9/L)较B疗程 12 0 .44± 3 9.49× 10 9/L)提高 (P<0 .0 1) ,A疗程血小板最高值 (2 3 3 .3 4± 72 .74× 10 9/L )较 B疗程 (15 9.0 9± 49.15× 10 9/L )提高 (P<0 .0 1)。结论 :rh IL - 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预防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及各种术式的选择、比较。方法:共对1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术”、“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囊肿开放术”、“蛛网膜囊肿切除并颞肌瓣贴敷术”及“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结果:所有手术后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可以根据其大小及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缓解症状。囊肿部分切除术术后容易复发。颞肌瓣贴敷术能有效防止囊肿复发,效果较好。囊肿-腹腔分流术适于体积较大的囊肿。  相似文献   
5.
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脑通治疗,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一疗程,观察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痴呆症状。结论:益脑通颗粒剂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巴豆制炭方技术的源流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豆制炭这门濒临失传的炮制制剂技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提高,并结合现代实践创新性地改进了这门技术,经多次经验和临床验证,证明了新技术优于古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药辅助紫杉醇- 顺铂(TP)方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访连续103例NSCL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TAI治疗的西医组和接受中药辅助TAI治疗的中西医组。结果 103例肺癌患者西医组71例,中西医组32例。西医组的平均生存期为10.5个月,中西医组的平均生存期为15.5个月;西医组的中位生存期为7.0个月,中西医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西医组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4.8%、26.8%、8.5%,中西医组分别为71.9%、43.8%、18.8%。中西医组的总生存期、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助TAI治疗能延长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的介入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癌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9.
金珍珍  黄坤  吕勇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20,41(9):1041-1044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42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4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9)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预后良好29例(69.04%),预后不良13例(30.96%),后者包含死亡患儿4例(9.52%)以及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儿9例(21.4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肌张力异常、反复抽搐和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等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昏迷、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重症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相应指标,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0.
金珍珍  黄坤  吕勇  潘家华 《安徽医学》2020,41(9):1041-1044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42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4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9)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预后良好29例(69.04%),预后不良13例(30.96%),后者包含死亡患儿4例(9.52%)以及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儿9例(21.4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肌张力异常、反复抽搐和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等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昏迷、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重症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相应指标,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