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吡嗪酰胺是结核病最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但结核分枝杆菌对其耐药性在逐年增长,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耐药基因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作者对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相关耐药基因pncArpsApanDfadD2FAS-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鲁雁秋  唐圣权  王静  陈耀凯  池祥波 《重庆医学》2021,50(14):2393-2397,2401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疗效、免疫重建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对该中心HIV感染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匹配.对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HIV RNA抑制率、CD4+T淋巴细胞数、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049例HIV感染者完成了调查问卷,其中有1205例实验室数据较完整.该研究中,青年男性比例为83.8%,性传播比例达86.4%,其配偶及子女检查率均小于30.0%;第0、24、48、72、96、120、144、168、192、216、240周的CD4+T淋巴细胞数每个微升可达250个左右,病毒学抑制率在90.0%左右;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HIV感染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肝肾功能异常,以轻中度为主,随着ART时间的延长,异常率越来越低.结论 重庆市HIV感染者ART疗效尚可,"晚发现、晚诊断"现象仍普遍存在,扩大筛查、提高检测覆盖率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是存在于T淋巴细胞等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不仅参与炎症的形成与发展,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还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近年,研究发现PSGL-1对HIV感染具有抑制作用,是HIV的限制性因子,也是潜在的HIV治疗新靶点。本文对PSGL-1及其生物学作用,以及PSGL-1在HIV感染过程中表达、抑制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基质蛋白p17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一种结构蛋白, 不仅在HIV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起着关键作用, 还与HIV相关淋巴瘤、神经认知障碍和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基质蛋白p17在HIV感染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分析艾滋病病毒(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HIV/MTB)、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HIV/NT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集、整理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例及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资料,运用SPSS软件分别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结果共纳入HIV/MTB感染者91例,HIV/NTM感染者23例。HIV/MTB感染者、HIV/NTB感染者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9.8%、69.6%,中度以上贫血的发生率42.9%、69.6%,胸腔积液的发生率35.2%、60.9%,病死率6.6%、21.7%。HIV/NTM感染者HIV核糖核酸(RNA)定量水平(P=0.003)和严重低蛋白血症(P=0.019)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IV/MTB感染者。同时,HIV/MTB感染者肺部病变范围≥2个肺叶的比例,明显高于HIV/NTM合并感染者(P=0.039)。结论 HIV/NTM感染与HIV/MTB感染在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及胸腔积液发生率、病死率有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HIV/MTB感染者更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肺部病变更广泛。  相似文献   
6.
纳米孔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传感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分子的检测。随着各种传染病大流行与局部暴发,人类对病原体检测设备的要求日益增高。基于纳米孔检测设备灵敏、实时和便携的特点,许多研究团队将其应用到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介绍近年来纳米孔检测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这几种常见传染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态势进行总结,以期为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病率及不同地区的疾病负担。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10月10日发表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随机效应模型显示,中国艾滋病CM总体患病率为2.8%(95%CI:1.9%~3.8%),南方地区患病率(3.3%)高于北方地区(1.8%);西南地区患病率最高(3.5%),华北地区最低(2.0%);广泛抗逆转录治疗(ART)时期艾滋病CM患病率(2.7%)较有限ART时期(2.9%)有所下降。 结论 中国艾滋病患者CM疾病负担较重,且患病率呈南高北低态势,ART广泛开展后艾滋病CM总体患病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重庆市HIV阴性MSM的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82例HIV阴性MSM,其中66.7%(188/282)年龄≤28岁,90.8%(256/282)学历为大专及以上,81.2%(229/282)性伴人数>1人,40.1%(113/282)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172例完成了所有问卷内容的MSM中,62.8%(108/172)情感状况为单身,72.1%(124/172)每月都有性行为,79.7%(137/172)为同性恋,76.7%(132/172)已对外公开性取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量、性行为频率、滥用药物及既往HIV暴露后预防史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量>1人、每月都有性行为是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HIV阴性MSM人群高危性行为较为普遍,但安全套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其性行为特征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宣教,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存在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AIDS/PCP)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CMV血症对AIDS/PCP患者临床预后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84例AIDS/PCP患者的资料,比较血液中CMV DNA阴性与阳性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一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IDS/PCP人群CMV血症发生率为39.4%,与无CMV血症的AIDS/PCP患者相比,CMV血症患者血小板(P=0.009)与乳酸脱氢酶(LDH)(P=0.035)更高,CD4+T淋巴细胞(P=0.001)及CD4/CD8(P=0.041)更低,同时一年内全因死亡率更高(P=0.004);AIDS/PCP人群一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白细胞计数增高[Exp (B)=1.113、95%CI:1.015~1.265、P=0.026]、LDH值升高[Exp(B)=1.002、95%CI:1.001~1.003、P<0.0...  相似文献   
10.
鲁雁秋  池祥波  王静  孙凤  张露  陈耀凯 《重庆医学》2021,50(18):3170-3173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IgM、IgG动态变化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辅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与病程.方法 对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血清IgM与Ig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3种类型,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期间IgM与IgG的变化规律.结果 入院时,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清IgM阳性率为70.5%,IgG阳性率为74.3%.在4周的治疗期内,轻型/普通型患者血清IgM、IgG阳性率均在80.0%以上,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IgM、IgG阳性率达100.0%,而无症状感染者血清IgM在入院时阳性率为56.1%,而后降低,到治疗4周时阳性率为14.3%.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患者IgM、IgG阳性率在治疗后的第1、2周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入院时、治疗1、2、3、4周血清IgG、IgM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IgM滴度在入院时、治疗后1、2、3、4周高于无症状感染者,IgG滴度在治疗后1、2、3、4周也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IgM、IgG结果有所差异,血清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但不可单独用于疾病诊断和社区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