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8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大动脉炎可累及不同部位、不同脏器的动脉,因此除脉搏减弱或消失外,还可出现其他多种临床表现.患者多以乏力、头晕、头疼、低热为主诉就诊于其他科室,而以眼部不适为主诉首诊的相对较少,我们曾于2008年收治1例以眼部症状首诊的大动脉炎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OIS)是由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血综合征。1963年Kearns和Hollenhorst最早报道了由于严重颈动脉阻塞引起的眼部缺血症状和体征,并将其命名为“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实际上“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是轻型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而眼缺血综合征是因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血改变。OIS患者主要是老人,平均年龄65岁,男女比例约2:1,病变可累及任何一只眼,双眼发病率约20%。患者除眼部病变外,常合并其他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 ,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对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简便易行 ,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 ,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尚不多。本文综述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囊肿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18例(19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囊肿。视网膜囊肿多继发于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位于周边部。由视网膜囊样变性引起,在囊肿周围常存在小的锯齿缘离断和裂孔。只要手术封闭裂孔,视网膜复位,囊肿可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90-91)  相似文献   
5.
了解玻璃体形态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影像特点,对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有关玻璃体影像学研究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经巩膜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巩膜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对巩膜损伤小、血-眼屏障破坏轻、不受巩膜外加压物限制、不受屈光间质混浊及视网膜下液的影响等优点,在因有PVR危险、已有外加压物而不宜冷冻治疗或因有屈光间质不清、有视网膜下液而无法经瞳孔光凝等情况下可以成为替代视网膜冷冻术、氩激光光凝术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造成视力丧失的患者逐年增多,如何对其妥善处理,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黄斑部视网膜转位术,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赵鹏飞  魏文斌  杨文利 《眼科》2004,13(1):12-14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前段结构变化及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UBM)检查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再出血的病例17例(17只眼),并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11例(11只眼)对比,了解眼前段结构变化的特点。结果:①PDR玻璃体手术后再次玻璃体出血者13例(13只眼)眼前段存在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4例(4只眼)无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仅表现为周边玻璃体混浊;②非糖尿病玻璃体手术无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结论:眼前段纤维血管增生是PDR玻璃体手术后再次发生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之一,纤维血管增生有可能与巩膜切口处理不当有关。UBM检查是较好的诊断方法,也是再手术方法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焦永红  段安丽  王京辉  卢炜  魏文斌  刘宁朴  吴晓  张方华 《眼科》2004,13(4):224-226,i001
目的 :针对应用 36 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出现黄斑转位的患者 ,分析发生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的原因 ,并探讨旋转性斜视和复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例因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眼 ,行松弛性 36 0°视网膜切开术后视网膜复位 ,但发生黄斑转位。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双眼视功能、主客观偏斜和眼位情况、视网膜旋转度数及黄斑移位程度。结果 :病例 1随诊 2 1个月 ,术后 15个月取出硅油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1;病例 2随诊 3个月 ,硅油存留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3。 2例患者均有垂直和水平斜视 ,黄斑旋转 4 0°~ 5 0° ,黄斑移位约 1 5DD(discdi ameter,视盘直径 ) ,均有主观视物偏斜症状。结论 :36 0°视网膜切开术可能造成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 ,出现旋转性斜视和复视。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 ,4岁。因生后即右眼球突出 ,渐内斜 4年入院。患儿生后即右眼球突出 ,生后 3个月出现右眼内斜 ,曾在当地医院做CT检查 ,怀疑“眶内血管瘤”,未行进一步处理。父母非近亲结婚 ,母孕期无特殊用药史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全身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双眼眼球震颤 ,视力检查不能配合。右眼眼球突出 ,内斜约 4 0°,外展受限。眼前节检查无异常 ,眼底视盘色泽正常 ,边界不清 ,中央有一黄白色小凹 ,约 1/4个视盘直径大小 ,不能窥清其底 ,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 ,视网膜血管无异常 ,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左眼眼前节检查无异常 ,眼底视盘较正常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