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院于1984年按全国R—77—3临床协作组科研设计规定,应用R—77—3(利福喷丁)与利福平两组化疗方案对初治菌阳肺结核42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现将满疗程及停药后3年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对豚鼠致敏作用的原因。方法从豚鼠血清免疫性试验和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两个方面,评价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致敏性。结果豚鼠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血清能与人血白蛋白产生沉淀线,与空白豚鼠血清不生成沉淀线;紫杉醇注射液1×10-3 mg/ml、1×10-4 mg/ml和1×10-5 mg/ml可以明显促进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组胺的释放与剂量成正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无影响。结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对豚鼠的致敏作用是由其辅料-人血白蛋白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PAB 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相似文献   
4.
加压止血固定带的实验观察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自行设计的加压止血固定带的实验观察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介入放射术后穿刺插管动脉可使用加压止血固定带,代替传统的手法压迫止血和绷带、胶布加压固定。由于压力垫可直接固定于动脉穿刺点,通过气囊加压,达到压迫止血作用,压强表可监测和调节有效止血及加压固定的压强,从而使压迫止血及固定工作一次完成,缩短了手术衔接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体力劳动,避免了患者胶布固定后的皮肤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的配合刘秀清,高榆枫,刘萍霞,高玉清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TransluminalExtractionCathether,TEC)是将旋切导管沿导丝送至病变近端,以高速旋转的旋切刀将斑块切下,[1]然后经体外真空吸引将碎片吸出体外的方...  相似文献   
6.
对以二氧化氯为主的消毒液毒性试验观察 ,主要进行了急性毒性、急性皮肤及眼睛粘膜刺激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急性毒性试 试验动物体重 1 8g~ 2 2 g的昆明种健康小鼠 (青海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 ,雌雄各 2 5只 ,随机分为 5组。试验前 ,使其空腹 1 6小时 ,用寇氏 (korbor)法测其LD50 。用二氧化氯含量为 3 .5 %的消毒液经口一次灌胃 ,按 3 5 g/kg、2 0 g/kg、1 7.5 g/kg、1 5 g/kg、1 2g/kg各剂量组给药。逐日观察 ,并记录各组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数至 2周。2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试验动物体重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AB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相似文献   
8.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或预后差.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动脉源性或心脏性栓塞,最终导致脑灌注不足及梗死.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显著降低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997~2008年出生儿童接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Techniques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HepB-SCY)后的抗体水平,评价HepB-SCY的免疫持久性及保护效果。方法在西宁市城西区、大通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选择1997~2008年出生、有明确HepB-SCY免疫史的特定人群,每个年龄段100人左右,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检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三项血清学指标。结果接种HepB-SCY后1~12年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则呈现随免疫年限延长而逐渐下降趋势。免疫人群HBV感染率为4.82%,较实施免疫前明显下降。结论 HepB-SCY免疫后效果较持久,可有效预防接种人群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切口愈合率。方法:对1200例会阴切开缝合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因素中28例与感染因素有关,2例与裂开因素有关。结论:切口愈合的好坏与会阴有无感染、会阴有无水肿、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与否直接与护理工作的到位程度,助产士的缝合技术,患者自身体质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