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癫痫患病率为4.4‰~4.8‰,约600万病人,大部分病人可通过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得到控制,而20%~25%的病人药物治疗不能扩制发作或产生较重的毒副作用,属难治性或顽固性癫痫,而外科手术则是治疗癫痫有效的手段,本文就不同种类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价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TCD监测,并对频谱、血流速度、脉动指数等监测数据按国际标准进行评分、分级,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中外伤组分级与患者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缺氧脑病组无明显关联性。结论TCD对判断病情、提示预后有重要意义,对脑外伤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两种国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试剂盒检测2009H1N1流感病毒的敏感性。方法用这两种试剂检测已知病毒滴度和血凝素基因拷贝数的2009H1N1流感病毒毒株,计算试剂敏感性;同时与real—time RT PCR方法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结果免疫渗滤法对2009H1N1流感病毒敏感性为2.58×10^5copies/ml,检测底线TCID50为10^2.33/ml;胶体金法为2.58×100^8copies/ml,TCID50为10^5.33/ml。对59份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免疫渗滤法34份阳性,胶体金法21份阳性,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76,P〈0.05)。结论免疫渗滤法虽然操作繁琐,但在对2009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时敏感性明显高于胶体金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床旁脑电图(EEG)对评价昏迷病人脑功能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便携式床旁脑电图监测仪对GCS评分≤8分,入院3d的70例昏迷病人进行床旁脑电图监测,使用三种EEG分级标准对所测EEG结果进行分级、对比,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avizzari、Synek和Young三种脑电图分级标准与预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0.657,0.595,三种脑电图分级标准比较,Synek标准预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4%,86.7%和82.4%,均较其他标准为高。结论床旁脑电图监测能对昏迷病人的预后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Synek标准较其他两种其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他汀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潍坊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及老年医学科,在入组时及随访中评价心理状况,干预因素为长期服用他汀药物,观察指标为抑郁、焦虑、敌对状态。计算优势比及95%置信区间代表他汀使用与异常心理评分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4年,最多随访7年,比较140例长期连续服用他汀药物患者的异常心理评分,在对基础状态进行校正后,优势比分别为抑郁(OR0.63,95%CI0.43~0.93)、焦虑(OR0.69,95%CI0.47~0.99)及敌对(OR0.77,95%CI0.58~0.93)。他汀药物的心理获益与胆固醇水平关系不大。结论冠心病患者长期他汀药物服用与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状态好转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48名,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析,分析不同证候分布规律特点;结果中医证候分布中肾精不足、肾阳虚在老年抑郁症中分布较广;结论肾精不足、肾阳虚在老年抑郁症中医证候分布中占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乙酰水解酶(acetylhydrolase,AH)基因多态性位点V279F与缺血性卒中易感性及复发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连续选取2008年11月~2014年1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86首发急性TOAST分型[5]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small-artery occlusion,SAO)性卒中患者共386例为试验组和3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PAF-AH浓度,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基因直接测序法测定V279F基因位点多态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随访4.5年,通过多元生存分析,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PAF-AH浓度[(4.78±1.28)μg/L]高于对照组[(4.11±1.34)μg/L],V279F位点中FF+VF基因型频率(44.6%),VF基因型频率(28.8%)和F等位基因频率(16.5%)在缺血性卒中组及LAA性卒中组均高于对照组(30.4%,22.3%,12.2%),差异有显著性(P=0.023,P=0.031,P=0.022)。卒中亚组分析显示V279F多态性与LAA性卒中相关性更强。随访结果提示,25.8%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基因型分布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F+FF基因型与缺血性卒中及LAA性卒中复发相关[风险比(hazard ratio,HR)1.7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2.29,P=0.041;HR?1.84,95%CI?1.13~2.41,P=0.037)]。 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Lp-pla2水平升高,LAA性卒中升高最明显;V279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LAA性卒中的易感性相关,与缺血性卒中及LAA性卒中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因斯布鲁克昏迷评分(innsbruck coma scale,IC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及预后判断的评价价值.方法 按3种临床评分标准对GCS 3~8分、入院3 d的68例昏迷患者进行评分,并对所得评分结果进行分级、对比,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各临床分级标准与预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3种临床评分标准比较,其预测预后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ICS和APACHEⅡ3种临床评分量表均能对昏迷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3种标准间预测价值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基因多态性位点R92H与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国山东地区386例首次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和386名健康对照组,根据TOAST 标准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LAA)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 smal artery occlusion, SA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Lp-PLA2水平,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直接测序法测定R92H基因多态性。结果缺血性卒中组、LAA组和SAO组血清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缺血性卒中组GA(P=0.006)、AA(P=0.020)、AA+GA基因型(P=0.009)以及A等位基因(P=0.001)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AA组GA+AA基因型(P=0.007)及A等位基因(P<0.001)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统计学差异,而SAO 组则不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AA基因型[优势比(odds ratio, OR)1.4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2.00;P=0.029]、GA基因型(OR 1.42,95%CI 1.01~2.00;P=0.037)及A等位基因(OR 1.44,95%CI 1.11~2.18;P=0.028)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GA+AA 基因型( OR 1.73,95%CI 1.18~2.55;P<0.001)和GA基因型(OR 1.67,95%CI 1.13~2.48;P<0.001)是LA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S AO 无显著独立相关性。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 LAA组升高最明显;R92H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