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市199名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视力6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小学生生长发育特征和视力变化规律,为增进少儿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州市199名1996年入学的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脉搏和视力进行了6 a纵向观察.结果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增高了26.3和28.1 cm,体重分别增加了21.5和22.3 kg,胸围分别增加了19.4和21.1 cm,肺活量分别增加了1 160和1 083 ml,脉搏分别降低了15.5和13.9次/min;视力低下率由17.84%增加到59.55%,增长了233.8%.结论 6 a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水平不均衡,9岁时生长明显;肺活量10岁后增长加快,脉搏8岁时明显降低,无性别差异;视力低下率呈现"V"型变化,低下程度由轻度为主转为中、重度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6574岁老年人患龋状况及相关卫生行为。方法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对三个民族357名6574岁老年人患龋状况及相关卫生行为。方法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对三个民族357名6574岁老年人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其中332人进行了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①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患冠龋率分别为71.74%、84.38%、77.14%,充填率分别为1.01%、1.32%、3.79%;②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根龋患病率分别为64.13%、82.50%、73.33%,充填率分别为0.32%、0.30%、0.85%;③每天刷牙率不足50%,只有14%的人牙疼时会找医生治,有27.99%的人从来没有看过牙病。结论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6574岁老年人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其中332人进行了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①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患冠龋率分别为71.74%、84.38%、77.14%,充填率分别为1.01%、1.32%、3.79%;②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根龋患病率分别为64.13%、82.50%、73.33%,充填率分别为0.32%、0.30%、0.85%;③每天刷牙率不足50%,只有14%的人牙疼时会找医生治,有27.99%的人从来没有看过牙病。结论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高、充填率低,医疗卫生行为差,应重视民族地区老年人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城乡老年居民口腔卫生健康行为现况,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429名城乡65~74岁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每天刷牙率达到64.8%,农村明显低于城市(P=0.000),每天2次以上刷牙率仅有16.1%,几乎没有人使用牙线,含氟牙膏率为使用42.4%,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3),吃甜食城市居民比例明显高于农村(P<0.05),吸烟饮酒比例为27.5%和8.6%,25.2%老年居民从未有过口腔就医行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00)。结论被调查者对自身口腔健康状况和认知不够重视,口腔自我保健行为不理想,就医行为不积极主动。应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指导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同时改善社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口腔医疗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多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口腔服务。  相似文献   
4.
BACKGROUND:Althoughtheeffectofkinesitherapy,phar-macotherapyandtraditionalmedicineonstrokeintheperiodofrehabilitationexiststosomeextent,itisnotsatisfying.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carotiddroppingofself-mademedicatedfluidonpatientswithstrokeintheperiodofrehabilitationUNIT:DepartmentofNeurology,MedicalCollegeofNorthwestNationalCollegeSUBJECTS:Therewere56patientsrecruitedfromMarch1994toDecember2000,whichwerediagnosedasdefinitestrokebyCTan…  相似文献   
5.
<正>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也是个体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2-3]。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素质少数民族人群的主体,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了解其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及影响因素,可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保健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笔者于2013年6月对西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状况,为进一步探讨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接观察的方法,抽取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大学生各200名(男100名、女100名),对其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第三磨牙萌出率回族学生为51.0%,藏族学生为49.0%,蒙古族学生为47.0%,维吾尔族学生为51.5%,汉族学生为40.5%.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个民族学生中4颗第三磨牙的萌齐率汉族最低(23.5%),回族最高(31.5%),但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765);上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下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左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右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葫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汉族大学生的阻生率比其他4个民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及阻生在回、藏、蒙、维、汉5个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12岁儿童是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所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可反映学生时期获取口腔卫生知识、形成口腔卫生习惯的现况,因此,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是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甘肃省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行为,为甘肃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和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年对甘肃省城乡431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滴注康脑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颈动脉滴注自配的康脑液 30例 ,常规治疗组 30例作对照比较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1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 8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减少 1 1 .8分 ,对照组减少 6 .3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该法治疗效果明显 ,优于传统静脉给药 ,且疗效好 ,见效快 ,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滴注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ADL能力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Although the effect of kinesitherapy, phar-macotherapy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on stroke in the period ofrehabilitation exists to some extent, it is not satisfyin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甘肃省12岁、35~44岁和65~74岁3个年龄组共2 368人的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及附着丧失情况.结果 12岁年龄组、35~44岁年龄组和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82.81%、93.55%和85.34%,牙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69.66%、99.37%和92.54%;35~44岁年龄组60.81%的人有浅牙周袋,5.31%的人有深牙周袋;65~74岁组61.57%的人有浅牙周袋,13.15%的人有深牙周袋;35~44岁组附着丧失的检出率为38.18%,65~44岁组为79.39%.3个年龄组相应指标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高于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调查的结果.认为牙周疾病是甘肃省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应加大对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以期达到预防及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