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而进行抗氧化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创术治疗3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龙祥 《广西医学》2004,26(4):580-581
高血压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适应证要求严格,难以常规开展;我院自2 0 0 1年5月以来,应用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30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2 1例,女9例,年龄4 0~5 0岁7例,5 1~6 0岁9例,6 1~70岁10例,7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5 7 6岁。入院时血压14 0~15 0 /90~95mmHg 4例,15 0~2 0 0 /90~130mmHg 2 4例,大于2 0 0 /130mmHg 2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5例,丘脑3例,脑叶出血12例;其中破入单侧脑室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抑制效果。 方法通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空白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不同浓度片仔癀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干预24 h、48 h、72 h,并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法(MTT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抑制效果。采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把造模成功的1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和片仔癀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分别以不同剂量药物外敷3 d,通过抑瘤率和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解释抑制效果。 结果1 mg/mL、2 mg/mL、3 mg/mL浓度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抑制率最高,为70.05%、71.39%、70.12%,与5-FU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97,4.52;均P<0.05)。4 mg/mL片仔癀抑制率为67.39%,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5-FU组与片仔癀各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数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减少、体积变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及脱落死亡。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51%、39%、23%,其中高、中剂量组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49;均P>0.05),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片仔癀各剂量组和5-FU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反应。 结论片仔癀外用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体内抑制作用与5-Fu相近,优于低剂量,临床可考虑采用高剂量可能取得更佳效果,体外抑制作用上显示则优于5-Fu,但剂量差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老年支气管哮喘特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龙祥 《右江医学》2006,34(2):137-138
目的了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作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方法对4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同期住院的40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起病年龄较晚;基础病多,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发作诱因主要是感染;基础病、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治疗时宜联合用药,注意个体差异。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予以重视并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扫描定位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CT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行CT扫描后进行评估,选择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结果:全部患者经CT扫描对血肿进行评估来确定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40例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到达预定位置,5例经微调后穿刺针达预定位置.结论:CT扫描可直观显示血肿,能准确定位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为微创引流术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韦龙祥 《吉林医学》2004,25(12):53-53
目的: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2003年我院住院的38例老年人SAH(老年组)与52例中青年SAH(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SAH头痛、呕吐发生率低,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多见,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及早作头颅CT及腰穿检查,可避免误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病与低钠血症的临床关系。方法对27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56例低钠血症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生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0.36%,基底节区、脑干、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叶、小脑出血,病情重者发生率高于病情轻者,而与出血量无关,低钠血症可影响预后,病死率增加。结论出血性脑血管病低钠血症的发生与出血部位及病情程度关系密切,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预后差,临床应予注意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3年 3月至 1999年 7月 ,我院采用广西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BGXY—I型扁管式光量子血疗仪治疗脑血栓形成 5 0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93例全部按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1〕,结合头颅CT及腰穿检查确诊。1 2 分组 :本文 93例脑血栓形成分为两组 ,观察组5 0例 ,男 4 0例 ,女 10例 ,年龄 5 0~ 82岁 ,平均 6 5 3岁。对照组 4 3例 ,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4 2~ 80岁 ,平均 6 4 8岁。1 3 治疗方法1 3 1 观察组 :具体操作过程及疗程 :保养液充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置换量在50 mL以内组(少量组)和置换量在50 mL以上组(大量组),对各组头痛持续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少量组、大量组均头痛缓解迅速,脑膜刺激征消失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0.01),少量组与多量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脑梗死4例,脑积水3例;置换组并发脑梗死1例。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迅速缓解头痛,减轻脑膜刺激征,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而充分的置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韦龙祥 《吉林医学》2004,25(6):53-53
目的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2003年我院住院的38例老年人SAH(老年组)与52例中青年SAH(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SAH头痛、呕吐发生率低,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多见,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及早作头颅CT及腰穿检查,可避免误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