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各种病因的CHF患者71例,其中重度CHF23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5例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发现CHF组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激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促甲状腺激素无明显改变。心力衰竭程度越重,激素水平变化越明显。经治疗后激素水平有上升,较前好转。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韦鉴钦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2):819-819
心脏病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时,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临床上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不满意,我们在应用洋地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此类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CHF伴快速房颤患者83例,男性3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0±8岁,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瓣膜病57例,扩张型心脏病10例,冠心病或伴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1.2治疗方法:常规应用扩血管药和利尿药,静脉应用西地兰O.2~0.4mg/d,或加用口服地高辛0.25mg连续3天,如心电监护或静息心率仍>100次/…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高血压不仅要降压 ,而且必须注意遏止或逆转左室肥厚 (LVH) ,超声心动图已被公认为诊断LVH的临床金标准[1] 。本文将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LVH的逆转治疗情况报告如下。表 1 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 x±s)FS %EF VE(cm/s)VA(cm/s)VE/VA治疗前  36 .3± 3.5 0 .6 0± 0 .0 45 8.1± 17.36 7.3± 15 .90 .86± 0 .19治疗后 42 .8± 4.1 0 .70± 0 .0 5 70 .4± 16 .5 75 .6± 14.6 1.2 1± 0 .2 3   注 : P <0 0 5 ; P <0 0 1。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将 35例 (男 2 4例、女 11例 ) ,年龄3…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对比初探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科韦鉴钦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超声心动图(UCG)诊断高血压性LVH较为可靠。本文比较两者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LVH的检查结果。对象...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塞后早发性心绞痛(Early postinfarction angina,EPIA)是指急性心肌梗塞(AMI)后24小时至15天内反复发作的典型心绞痛样胸痛.此类病人的症状重.预后差.本文分析20例EPIA病人的临床表现.并随访其中18例病人半年或2年时间.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AMI后24小时至15天内发生心绞痛样胸痛且能除外再梗塞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基础疾病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AMI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谱如CK、CK-MR等的动态变化.1.2 临床表现1.2.1病变部位 前壁梗塞8例,广泛前壁伴下壁梗塞6例,下壁梗塞5例和侧壁梗塞1例.1.2.2心绞痛症状 再次心绞痛于AMI后24~48小时发作者8例,48~72小时者5例,4~10天者4例,10~15天者3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人仅有心脏病的某些表现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症状不明显,常易误诊为冠心病。现报告10例如下: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53~68岁,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伴失眠、多汗,主诉心悸而就诊,门诊查心电图为快速型房颤伴ST段下移,T波倒置。病程在半年至1年左右。查体甲状腺不大仅2例有双手震颤。经放射免疫法甲状腺机能检查血清总T_4(TT_4)增高8例,血清总T_3(TT_3)增高7例,而血清游离T_3和T_4(FT_3和FT_4)增高10例。治疗上先予硝苯啶及洋地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