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投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与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白细胞诱素-1(LK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红细胞为(4.09±1.01)个/HP、24 h尿蛋白定量为(0.79±0.35)g/L、血尿素氮(BUN)为(9.11±2.65)mmol/L以及血肌酐(Scr)为(119.44±48.99)u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尿红细胞(6.20±1.98)个/HP、24 h尿蛋白定量(1.25±0.39)g/L、血尿素氮(BUN)(10.60±3.18)mmol/L以及血肌酐(Scr)(137.01±55.43)umol/L;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为(12.08±2.24)ng/L、TNF-α为(13.57±4.34)ng/L、LKN-1为(70.43±33.88)p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背景: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是炎症和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和纤维化。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肾小球,对于肾小管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部分疾病的肾小管病变出现在肾小球病变之前,其对于疾病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炎症和纤维化方面的作用。 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K-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组,分别使用DMEM/F12培养液,以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1(2,5,10 μg/L)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显著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使细胞向纤维样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抑制增殖作用并不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作用时间可持续至72 h。结果可见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够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82例,按BMI分为低体质量组(A组,BMI<20 kg·m~(-2))、一般体质量组(B组,20 kg·m~(-2)≤BMI<25 kg·m~(-2))及较高体质量组(C组,BMI≥25 kg·m~(-2)),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数据,观察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与B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19.4%)相比,C组死亡率较高(47.3%),而A组预后更差(51.9%),C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腹透患者BMI与其CRP、ALB、Hb呈正相关(P<0.05),与Kt/V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体质量、超重肥胖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佳,BMI<20 kg/m~2和BMI≥25 kg·m~(-2)是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基础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于2001年6月至2006年9月对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施行一针缝合修补术,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0岁.有溃疡病史者20例,病史1~5年,均无规律的药物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2~10 h.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孑L 24例,胃幽门前壁穿孔8例.穿孔直径0.3~0.8 cm.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接触射线作业人群的营养状况,作者等于1986年3月21日至4月1日对某厂一车间的工人进行了饮食营养调查。该车间系钽、铌湿法冶炼车间,生产用矿石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主要是β射线及少量Υ射线。1977年有关部门对该车间外的地表测量结果:β粒子污染系数为4,000粒子数/100厘米~22分钟,超过国家标准最大允许值的0.3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CRRT治疗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歇性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脂质体增值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是其一亚型,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生物学功能复杂,主要通过PPARγ激动剂特异激活,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  相似文献   
10.
背景: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是炎症和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和纤维化。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肾小球,对于肾小管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部分疾病的肾小管病变出现在肾小球病变之前,其对于疾病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炎症和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K-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组,分别使用DMEM/F12培养液,以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1(2,5,10#g/L)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显著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使细胞向纤维样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抑制增殖作用并不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作用时间可持续至72h。结果可见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够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