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损伤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SAP大鼠血循环中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标志物ET-1、vWF,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胰腺血流量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S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36)和SAP模型组(B组,n=36),SAP模型组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LS-Ⅲ型组织血流仪检测胰腺的血流量,放免法检测血浆ET-1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含量,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诱发SAP后B组大鼠各时间点胰组织血流量较A组显著下降(P〈0.01),6、12和18hB组胰组织血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B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ET-1、vWF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1)。B组术后各时间点由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1)。B组胰腺出血坏死严重,微血管见大量微血栓,内皮细胞内有大量空泡形成。结论大鼠SAP早期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胰腺缺血,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微血栓形成导致的胰腺缺血可能在SA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活清胰Ⅰ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th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27)、SAP模型对照组(n=27)和假手术组(n=9),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ELISA法检测血清CTn1、CK-M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大鼠SAP造模术后6 h开始出现CTn1、CK-MB水平升高,治疗组各时点CTn1、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SAP大鼠各时间点均可见心肌组织NF-κ B明显活化,治疗组各时间点NF-κ B活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光镜及电镜下可见SAP大鼠的心肌组织存在明显的变性、坏死等病理损伤,治疗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益活清胰Ⅰ号能抑制NF-κB在心肌组织中的活化,减轻SAP大鼠心肌的损伤,对SAP合并心脏损害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黏附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发病中的机制及丹参对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兔AP模型,24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治疗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2、4、8、12、16和24h取血分离获得PMN,与体外培养的兔血管EC作用,测定PMN—EC黏附率及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a/CD18和CD11b/CDl8值。结果:术后即刻两组黏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及PMN—EC黏附率均升高,生理盐水组术后4h达到高峰;丹参治疗组术后2、4、8、12、16和24h的CD11a/CD18、CD11b/CD18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丹参能降低黏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表达,抑制PMN—EC黏附,改善微循环及减轻PMN—EC黏附所致的组织损伤,有助于AP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陈炫  田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89-190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98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随机分为酚妥拉明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MP、SaO2、PaO2、PaCO2四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malonic aciduria,MMA)MMACHC基冈的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甲基丙二酸尿症一家系进行MMACHC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与50名健康人的MMACHC基冈进行对照.结果 患者及其父亲的MMACHC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整码突变,MMACHC基因第2外显子146_154缺失CCTTCCTGG,导致P.49_51位缺失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AFL),50名对照者的等位基因无此突变.结论 MMACHC基因的146_154缺失CCTTCCTGG也可能是该家系引起甲基丙二酸尿症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老年早期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对162例次(155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老年早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55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全部成功切除,术中未出现穿孔并发症,7例(4.3%)出现迟发性出血并采取相应措施,90例(56%)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2020年经病理证实且符合本研究要求的798位患者(共805例肾肿瘤)的临床和三期(平扫、皮髓质期和实质期)腹部CT影像资料。其中,来自本院的418例肾癌和78例肾良性肿瘤的资料用于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和内部验证,来自另外两个研究中心和一个公共数据库(癌症医学图像数据库TCIA)的262例肾癌和47例肾良性肿瘤的资料作为独立外部验证集。使用ITK-SNAP3.6.0软件,在三期CT图像中选择肿瘤边缘显示较清楚的一期图像,选取肿瘤最大层面及其上、下相邻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动勾画ROI,再通过软件的空间调整技术,使另外两期CT图像上肿瘤的边缘与勾画的ROI的边缘最大程度地拟合。使用ResNet50网络中的卷积核作为特征提取器,分别提取3期图像上肾肿瘤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特征的筛选。对于同一肾肿瘤,分别建立基于单期和3期CT图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对各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随后,将训练集中良、恶性肿瘤组的样本数按3种比例(1∶1、1∶2、1∶3)进行设置,分别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蟾蜍类药材质量均一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份蟾蜍类药材样品中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4种指标成分含量。结果:各样品中均可检测出4种指标成分,不同产地蟾酥、干蟾、蟾衣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干蟾样品中4种指标成分含量,小的干蟾个体明显高于大的干蟾个体样品;蟾衣样品中,脂蟾毒配基含量:蟾衣(大)蟾衣(小),蟾毒灵含量:蟾衣(小)蟾衣(大)。结论:本实验为合理开发、应用蟾蜍类药材资源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两组均治疗7d,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评判两组临床疗效,分析分娩方式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38%、30.9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3.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和剖腹产HIE的发生率分别为0.69%、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意识恢复、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惊厥改善时间分别为(4.2±l.3)d:(7.2±2.5)d, (6.0±1.3)d:(9.0±2.2)d, (8.0±2.4) d:(10.1±3.5)d,(4.0±1.4)d:(5.5±1.8)d,观察组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37.3±10.3)分比(30.6±9.7)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能协同保护神经细胞,缩短神经损伤修复时间,加快症状改善速度,能够优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现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