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医院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进一步加强医院党建工作,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2.切实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切实加大医院党组织在领导、参与、保征、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党组织在医院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不断增强医院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 (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 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 (FN),提示电刺激小脑 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 [1]。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80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标准诊断 [2],均经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治疗组中男性 24例,女性 16例,年龄 52~ 87(66.6± 7.6)岁,对照组男性 1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合并脑梗死 (C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784例糖尿病、97例糖尿病合并CI和 62 5例CI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糖尿病合并CI的临床特点。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CI的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而随年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② 3组中 ,糖尿病合并CI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压水平、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明显高于另外 2组 ,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明显低于另外 2组。③糖尿病合并CI组多发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及脑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CI组 ,且死亡率最高。结论 糖尿病对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高血压、血糖控制不良、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合并CI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 ,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颅多普勒改变(TCD)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50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临床白蛋白尿组(ODN)三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NC)。采用TCD检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和脉动指数(PI),测定UAlb、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和内皮素(ET)等。结果 T2DM各亚组间TG、UAlb、ET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NA组ACA、PCA、BA外,T2DM各亚组受检动脉Vp值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T2DM各亚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NA组PCA外,T2DM各亚组受检动脉PI值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T2DM各亚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UAlb、ET、TG呈正相关(β=0.326,P〈0.001;β=0.298,P〈0.001;β=0.157,P〈0.05)。结论 UAlb和ET参与了T2DM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和发展。TCD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T2DM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5.
佛教僧尼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比较特殊,为了解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HT OSAHS组)8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HT组)30例,健康组(N组)30例,均行多导睡眠图、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T OSAHS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均高于HT组及N组,"非杓形"血压节律占61.4%,显著高于HT组的21.2%,N组的1.8%;HT OSAHS组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肥厚发生率均显著多于HT组及N组,而左室射血分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血压高度及昼夜变化、心律失常、心功能状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基本生化特征之一,以餐后低血糖反应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T2DM)临床相对少见,患者常被延误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探讨了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4例复发性脑梗塞,认为脑梗塞后一年内复发率最高,随后逐年下降,高血压病是脑塞及其复发的最危险因素,心脏病,心电图异常,高粘血症及糖尿病也是复发病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感染应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病的预防在于积极防治上述疾病,注意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此外应尽量避免和及早消除体内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3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与同期住院64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CVD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杏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血流变、血浆内皮素 (ET)等的影响。方法 将尿蛋白定性阳性 3次以上、持续尿蛋白 >0 .5g 2 4h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4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 30例 ,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治疗 ;B组 34例 ,在A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杏丁注射液 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果糖胺、肾功能、总胆固醇、血流变、内皮素、尿蛋白等。结果 治疗后内皮素、尿蛋白、血流变B组明显改善 (P <0 .0 1 ) ,A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杏丁注射液可能通过扩血管、抗血栓、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 ,对糖尿病肾病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