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致严重不良反应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IFA法诊断血吸虫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实用价值,1986年我们对IFA法原有的抗原进行改进,采用日本血吸虫病鼠肝卵冰冻切片为IFA抗原。对58例基本消灭日本血吸虫病地区镜检孵化均阳性的病人血清,39例非疫区健康人血清进行IFA检测。同时对该抗原与原有成虫冰冻切片、肝卵石蜡切片两种抗原进行阳性检出率、抗原制备工艺流程和经济成本等几方面的比较。并设COP为试验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斑马鱼模型对桑树、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6种寄主桑寄生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及肝损伤研究,探索寄主对桑寄生毒性的影响,为桑寄生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受精后3 d(3 dpf)发育正常的AB系斑马鱼为对象进行急性毒性研究,根据毒性预实验结果,对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分别设置6个不同剂量浓度对斑马鱼进行处理,统计其72 h死亡率,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绘制量-毒曲线,计算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10%致死浓度(LC10)。以受精后4 d(4 dpf)发育正常的gz15Tg/+(AB)肝脏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为对象进行肝损伤研究,将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组,设对乙酰氨基酚组,以胚胎水为空白组,给药72 h后观察斑马鱼肝脏形态和荧光面积变化,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桑树、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寄主桑寄生水提物的LC50分别为1.24,0.94,0.51,0.38,0.11,0.09 g·L-1;LC10分别为0.70,0.60,0.35,0.28,0.08,0.07 g·L-1。肝损伤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组的斑马鱼的肝脏形态变形和荧光面积减小(P<0.01),ALT和AST活性升高(P<0.01),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对斑马鱼有肝毒。桑树寄主桑寄生水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组斑马鱼的肝脏形态和荧光面积均无变化,ALT和AST活性均降低;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5种寄主桑寄生水提物中、高剂量浓度组斑马鱼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肝脏形态变化和荧光面积减小(P<0.05,P<0.01),ALT和AS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果表明桑树寄主桑寄生对斑马鱼没有肝脏毒性,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5种寄主桑寄生对斑马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结论 桑寄生毒性有无或强弱具有寄主依赖性,桑树寄主桑寄生无肝损伤,其他5种寄主桑寄生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肝损伤,规范寄主来源可能是实现桑寄生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进而探讨sdLDL-C作为冠心病进展相关标志物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sdLDL-C与冠心病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篇,患者1571人,稳定性心绞痛854人,不稳定性心绞痛717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sdLDL-C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加权均数差(WMD)=0.19 mmol/L,95%CI:0.07~0.3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dLDL-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dLDL-C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进展的独立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5.
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湖北省通过实施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策略和重疫区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加强措施.以及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政策,健康教育、一建三改等重大防治举措,全面落实年度防治工作计划.血吸虫病疫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解防治效果指导下一步工作实践,对全省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加大耕牛化疗覆盖率的防治成本-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烷内渠网型流行区加大耕牛化疗覆盖率的防治成本和效果,我们在潜江市熊口镇的吴家烷村和亚湾村,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方法1.1试区选择和分组试区选择在潜江市熊口镇吴家烷村和亚湾村,位于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属烷内渠网型中度流行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吴家境村作为实验组,该村总人口1340人,耕牛79头。将勃湾村作为对照组,该村总人口946人,耕牛58头。1994年,两个村的人、牛感染率,均在10%以上。1.2对策实验组从1995年开始连续两年,每年秋季对全村牛的化疗覆盖率,由世行贷款血防项目规定的35%,提高到50%,…  相似文献   
7.
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取查阅疫情统计资料、治疗救助医院考察、入户访谈病人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结果 2001~2008年全国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覆盖率逐年上升,2008年达70.67%,较2001年(27.96%)增加了1.5倍,但晚期血吸虫病人占血吸虫病人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达7.27%,较2001年(3.13%)增加了1.3倍。新发现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数未显著减少,维持在2100~3000人之间。治疗救助工作由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制订相关管理与技术规范,严格审查医疗救助对象,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等措施,及时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我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效果显著,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与身体痛苦,今后应提高治疗覆盖率,建立晚期血吸虫病人定期随访制度,探索救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9.
用COPT、IFAT和FAST-ELISA对采自湖北、湖南、四川、江苏、上海等地的日本血吸虫病人344例及治愈者68例,华支睾吸虫病和肺吸虫病人48例,健康人93例血清进行了单盲法抗体检测.COPT、IFAT和FAST-ELISA对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3.9%、99.4%和99.7%;特异性分别为100.0%、82.3%和37.6%;对血吸虫病治愈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转阴率;它们的youden’s指数分别为0.87、0.60和0.26.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抗原和技术检查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PT/LEA、IFAT/AWFS和FAST-ELISA/JAMA检测系统,用单盲法检查日本血吸虫病人344例,华支睾吸虫病人38例、肺吸虫病人10例、健康人93例。COPT/LEA、IFAT/AWFS和FAST-ELISA/JAMA对血吸虫病的敏感性依次为93.9%、99.4%和99.7%;对其它寄生虫病和健康人的特异性诊次为100%、82.3%和37.6%;它们的Youden‘s指数依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