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以周围血管炎症和闭塞为特点的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脉管炎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脉管炎常常容易反复发作,可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自 1 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 ,于1 995年、1 997年和 1 999年 3次进行了碘缺乏病(IDD)的监测 ,结果显示已达到了 2 0 0 0年实现消除IDD阶段目标。在实现消除 IDD阶段目标之后 ,全省居民食用盐碘含量现况如何 ,对于全省可持续消除 IDD具有指导意义。为此 ,我们于 2 0 0  相似文献   
3.
“江苏”这两个字,在5·12大地震前的绵竹人心里,那只是代表一个富饶发达的省份。5·12之后,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江苏对口援建重灾区绵竹后,“江苏”这两个字,正日益成为绵竹群众重建家园中最感动、最温暖的字眼!  相似文献   
4.
在描述样本数据多峰分布现象的基础上,定义了用样本数峰值之间的凹陷区域面积测度表征离散样本数据多峰分布程度的统计指标,给出了多峰分布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在多样本组中识别具有多峰分布形态的样本组和测度该样本组多峰分布度的步骤。以一个具有多峰分布形态的离散样本组为实例,阐述了多峰分布度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分析了造成多峰分布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提高了样本的统计指标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H.A.Simon的满意解思想与启发式的形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启发式求一类资源分配型计划问题满意解的方法。该法先将计划问题转化成一种子-格问题,然后对子-格问题求解,使一类难以用运筹学等精确方法解决的问题获得解决。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将计算机程序式的计算能力与人类启发式的选择能力相结合而产生的解题方法,具有形象化、计算简单、富有实际意义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外部信息对企业作用的途径与方式,归纳出外部事件驱动、企业内部问题驱动及企业发展战略驱动三个不同层次的外部信息作用机制,着重分析了外部信息受企业重视程度与对企业作用机制两者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要摆脱困境,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转变为发展战略驱动型的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持久灵活地开发与利用外部信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后勤物资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疾控中心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进疾控中心的发展。本文对江苏省疾控中心传统及新型物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信息管理的设置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995~2002年5次IDD监测结果进行报告,以评价食盐加碘对甲状腺肿大率的影响.方法在全省13个市按PPS法抽取30个学校,每个学校随机抽取8~10岁学生40名共1200名,进行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盐碘测定,结果甲肿率由23.5%降至1.6%,尿碘水平由85.0μg/L上升到262.2μg/L,盐碘合格率由48.1%升高至96.1%.结论全民食盐加碘促进了甲状腺肿大率的下降,碘盐浓度的调整使加碘量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被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江苏省 1997~ 2 0 0 2年居民食盐碘浓度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 1997、1999、2 0 0 1、2 0 0 2年江苏省碘缺乏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居民户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从 1997年的 90 8% ,65 5%上升到 2 0 0 2年的97 9% ,96 3 % ,碘盐浓度由 1997年的 (48 51± 2 4 2 4)mg/kg下降为 (3 2 65± 5 94)mg/kg ,碘盐覆盖率、合格率高于90 %的地区逐渐增多。结论 全民食盐加碘工作在江苏省得到可持续发展。建议在轻度缺碘地区 ,碘盐浓度可调整至 (3 0± 5)mg/kg。  相似文献   
10.
重点地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江苏省重点地区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模式。方法:回顾消除碘缺乏危害综合干预项目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成效。结果:通过行政部门强有力的领导和卫生与盐业等部门的配合,加强了监督执法,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盐政管理和食盐加碘的法规,加强碘盐销售网络建设和不适宜食用人群非碘盐供应的管理,各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碘盐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结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模式在江苏省初步建立,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宣传、市场监管和效果评估,以科学指导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