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血管保存液对人桡动脉血管移植物的抗痉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的血管保存液对人离体桡动脉痉挛的缓解与预防能力。方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19例患者,应用“无接触(No Touch)”外科技术获取自体桡动脉,保留未处理的远段0.8~1.5cm。应用血管环灌流技术(Organ Bath)比较不同保存液的抗痉挛作用和预防痉挛作用。结果 血管环灌流实验显示,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PS、VG、DG、NG溶液均可以在10min内100%舒张血管,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VG、DG、NG、PS,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预先浸泡处理桡动脉45~60min后,除对照组(Ringer's Solution)外,所有血管保存液均可以有效地预防离体桡动脉的痉挛,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罂粟碱溶液、VG、DG、NG溶液均有较好的抗血管痉挛作用,单从抗血管痉挛角度考虑可以用作CABG手术中桡动脉的准备液。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彧  徐东  陈生龙  万峰 《北京医学》2003,25(3):191-194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中转体外循环的原因与技术方法。方法 分析术前预计完成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 34例 ,中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者 10例 (2 .3% )。中转原因包括 :顽固性心律失常 2例 ,搬动心脏时顽固低血压 2例 ,右冠急性阻塞缺血引起心率下降和血压降低 2例 ,心脏明显扩大而难以完全再血管化 2例 ,因完成的血管桥不通畅在体外循环下重新吻合 2例。结果 中转体外循环后 9例在并行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 ,1例在低温室颤下完成手术 ,体外循环时间为 (131.5± 4 0 .1)min。远端吻合口数目平均为 (3.5± 1.0 )个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6例。本组无住院死亡者。术后室颤 1例 ,除颤成功 ;房颤 2例 ,药物治疗好转。随访术后 6个月突发心律失常死亡 1例 ,考虑为晚期缺血性心肌病。结论 OPCAB手术存在中转体外循环的可能性。随着技术方法的改进和操作经验的积累 ,可减少中转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增加OPCAB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国内广泛开展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成为摆在我国心外科医师面前的问题。我们近期实施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8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们完成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8例中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5 5~ 71岁。约占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 1 5 %。两次手术间隔3个月~ 9年。双支病变 2例 ,3支病变 16例 ,其中包括左主干病变 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0 5 3± 0 2 1。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部存在桥血管堵塞 ,其中单纯静脉桥堵塞 16例 ,动脉桥堵塞 2例 ;10例伴…  相似文献   
4.
119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1996年 10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国内 15个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198例 ,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 79 5 % ,OPCAB实施率 (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 )为 85 2 %。年龄平均 (6 1 6± 9 0 )岁 ,男性占 77 3%。 18 7%为左主干病变 ,76 9%为 3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0 5 6± 0 17。其中二次手术者占 1 5 % ,急诊手术占 9 9%。结果  2 2例为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手术 ,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OPCAB手术。远端吻合口为 (3 1± 0 9)个 ,乳内动脉桥占 6 5 6 % ,桡动脉桥占 18 0 % ;5 2 %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住院死亡 14例 ,病死率 1 2 %。其中术后心跳骤停或室颤 7例 ,大出血 2例 ,昏迷伴肾功能衰竭 2例 ,大面积脑梗塞 2例 ,呼吸衰竭 1例。并发症中 ,围术期心肌梗死占 0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占 0 3% ,严重心律失常占 1 2 % ,呼吸系统并发症占 2 0 % ,器质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占 1 2 % ,新发或加重的肾功能不全占 0 7% ,出血二次开胸占1 0 % ,胸骨愈合不良占 0 6 %。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 ,早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血分数(LVEF≤40%)施行OPCAB,将64例分为2组: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者列为IABP组,共19例;未应用IABP者列为对照组,共45例. 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衰血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IABP组术后需要延长呼吸机带机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8例,对照组3例; χ2=9.429,P=0.002);IABP组术后监护时间延长(超过48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14例,对照组19例; χ2=4.110,P=0.043). 结论在无IABP辅助的情况下,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外科学总论实习教学中,通过举办基本技能比赛,将日常教学与比赛内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比赛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比赛成绩与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Kx 2.5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技术,对81例单纯性CHD患者(包括室间隔缺损组37 例,房间隔缺损组17例,圆锥动脉干畸形组18例,动脉导管未闭组5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组4例),74例患者一级亲属(一级亲属组)以及52例正常非CHD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NKx 2.5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是否与CHD相关.结果:所有CHD患者、患者一级亲属基因编码均未发现突变,而在NKx 2.5基因外显子1区域内发现1个SNP位点,这个SNP位点位于上游63位碱基63A>G,导致第21位密码子由GAA转变为GAG,碱基替换后仍编码谷氨酸(Glu),属于同义突变 (Glu21Glu).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房间隔缺损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Kx 2.5基因突变与我国单纯性CHD之间无明显相关,该基因上的63A>G SNP位点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89例89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CT扫描证实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89例患者,致伤原因最常见于拳伤(57.3%),其次为车祸(20.2%)、脚踢伤(11.2%)、钝物撞击伤(9.0%)、坠落伤(2.2%).所有患者均有眼睑肿胀瘀血、视力不同程度下降;骨折面积大可出现眼球内陷;合并外直肌嵌顿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前房积血、视网膜震荡、黄斑出血等少见.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被误诊,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