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EVN)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发于大脑半球,发生在小脑者罕见。EVN形态学及免疫组化与发生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相似,尽管免疫组化抗体日益多样,但如何将EVN与其他肿瘤鉴别仍然十分困难。因此,对于病理科医师和外科医师而言,熟悉掌握神经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才能避免误诊,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虽然之前已经有文献关于EVN的病例分析,但是关于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外骨肉瘤(extraskeletal osteosarcoma,ESOS)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10例ESOS,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检测,并电话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女性和7例男性,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0岁),肿块大小5.5~17.5 cm(平均11.0 cm)。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状、片状、分叶状,肿瘤由梭形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软骨样组织构成,三者比例多少不等,并相互移行,其中见异型性梭形细胞直接产生骨样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SATB2部分阳性(9/9),α-平滑肌肌动蛋白(4/10)和上皮细胞膜抗原(1/10)灶性阳性,Ki-67阳性指数10%~50%,结蛋白、CD68、S-100蛋白、SOX10、HMB45、CD117、DOG1、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GATA3及PAX8均阴性。分子病理检测:未检测到MDM2/CDK4基因扩增信号(0/6);未见SSX18基因分离信号(0/5);未检测到C-KIT和PDGFR-α突变信号(0/3)。结论ESOS属于骨外成骨性肿瘤,诊断需临床、影像、病理学相结合,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G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内镜下均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下病变,隆起于肠腔;组织学上肿瘤由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混合组成:梭形的施万细胞、上皮样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节样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表达SOX-10、NF、NSE、CD56、Syn、S-100蛋白,上皮样细胞表达CKpan、CAM5.2、NSE、CD56、Syn、CgA、PR,神经节样细胞表达NSE、CD56、Syn、CgA、Calretinin、PR、NF。结论GP属于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十二指肠,内镜提示十二指肠黏膜下病变时应考虑该病可能,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治疗以内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CRNLMP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32例MCRNLMP中,男女比为23∶9,年龄29~73岁,平均49.9岁;左侧肾15例,右侧17例,多为体检发现肾占位。镜下多数囊腔内衬单层细胞,细胞核WHO/ISUP 1级或2级,部分间隔内可见小簇状透明细胞,但并非膨胀性生长。免疫组化示32例瘤细胞均CK(AE1/AE3)、vimentin、碳酸酐酶IX(CAIX)、PAX-2和PAX-8(+),28例CD10(+);CD68、TFE3(-),Ki-67增殖指数1~3%。随访3~78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CRNLMP具有低度恶性潜能,预后极好。组织学上肿物以囊性成分为主,囊壁上皮部分为透明细胞,须与多种肾囊性病变鉴别。术前确诊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同时也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晋龙  眭玉霞  邓飞  陈新  林瀛  陈小岩  施作霖 《肿瘤》2007,27(9):683-686
目的:对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6号染色体上6个微卫星多态标志物进行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以明确该区域是否存在与人类TCL发生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选取6号染色体上6个微卫星多态标志D6S251、D6S275、D6S287、D6S267、D6S262、D6S264,采用石蜡组织基因组DNA抽提、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法分别检测了42例TCL中肿瘤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基因组DNA的LOH状况。结果:42例TCL中13例(13/42,30.95%)至少在1个位点出现LOH,以D6D262最高(10.3%),其次为D6S287(10.0%)和D6S267(7.3%)。而不同临床病理分型的TCL其LOH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号染色体上的6个微卫星标志中D6S287、D6S262和D6S267周围的6q21-6q23压域发生杂合性缺失率较高,位于6q21区编码CyclinC的基因可能是此区与TCL发生发展相关的候选抑癌基因;尤其是6q21-6q22.1区域可能存在与TCL相关的抑癌基因。可能与TCL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规病理确诊结核病,除了观察其特征性肉芽肿性病理改变外,还需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病理科常规开展齐-尼抗酸染色寻找病原菌,由于其染色阳性率低,为确保质量控制,必须建立阳性对照,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高质量的阳性对照组织不易获得。笔者尝试用抗酸杆菌培养物和胸腹水的混合团块做成细胞蜡块作为阳性对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solid-cystic-papillary tumor,SCPT)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原发于后腹壁和腹膜后者国内未见报道。笔者报道3例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探讨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p糖蛋白和nm23蛋白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按摩乳腺癌患者的p糖蛋白表达与生存率、nm23抑制癌转移基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随访10年以上的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p糖蛋白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0%和95.12%。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有关(P〈0.01),10年以上较低,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