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2亿DM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亿.估计我国DM患者约有3000万.居世界第二位。DM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肱动脉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行血管成形术及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8例急性肱动脉损伤的患者的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50(30~90)min。13例接受单层自膨式裸支架置入,5例接受双支架重叠置入术,共置入23枚自膨式裸支架,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显示损伤肱动脉血流恢复通畅,假性动脉瘤消失,未见支架狭窄及对比剂外溢。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18例平均随访20.2个月,17例支架内血流完全通畅或轻度狭窄(未作处理),1例支架腔内狭窄50%,行球囊扩张治疗后支架内血流恢复通畅;随访期间无支架移位、扭曲及断裂,无缺血坏死,截肢情况。结论: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植入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是安全可行的,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后进行细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116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2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8.98%(71/245),革兰阴性菌占60.00%(147/245),真菌占11.02%(27/245),主要病原菌占比排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低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0%.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0.00%.结论: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患侧股动脉及胫后动脉两点入路血管支架技术修复钝性腘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两点入路血管支架技术修复11例钝性腘动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先顺行穿刺患侧股动脉并造影评估动脉损伤情况,捻转导丝通过损伤段失败即刻穿刺胫后动脉并送入4F单弯导管和圈套器,采用导丝抓捕技术将损伤段导丝捕捉住,使其通过损伤段,并建立工作轨道,经导丝植入血管支架修复损伤动脉;对远端流出道血栓阻塞用6F导引导管抽吸动脉远端血栓,对肢体末梢动脉血栓予动脉内留置导管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动脉造影显示动脉部分断裂7例,完全断裂4例,共植入支架16枚.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3~24个月,平均(18.7±3.8)个月,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血流恢复;3例支架腔内狭窄>70%,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后血流恢复通畅;6例支架腔内狭窄<30%,未作特殊处理.随访期未发现支架断裂、变形、移位,无截肢患者.结论 两点入路血管支架修复钝性腘动脉损伤可减少手术时间,快速恢复受损动脉血流,减少肢体缺血时间,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血常规在临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特殊1例:EDTA—K2抗凝血红细胞快速凝集,仪器难以检测,查阅病人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1 500人[男757人,女743人,平均年龄(46.71±13.89)岁]进行血压及体质指数的调查.血压依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对血压水平的分类标准进行.结果 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0.65%(232/757),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8.40%(211/743),不同性别间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P>0.05).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年龄、体质指数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超质量或肥胖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危险性和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亚留学生语言沟通困难、风俗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在呼吸内科见习中采取 PBL 教学法,可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的临床思维是医学留学生教育实践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中央型肺血栓栓塞(P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中央型PTE,均接受PTE介入治疗,其中65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术中同时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站式"介入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测量介入治疗后肺动脉压及D-二聚体水平,并与治疗前对照。术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7例术中心律失常、血压升高,9例溶栓导管周围渗血,5例术后穿刺点皮下瘀斑,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与PTE介入取栓、导管溶栓前相比,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30.11±14.50)mmHg vs (40.22±17.58)mmHg,t=3.77,P0.01],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下降[(623.32±267.41)ng/ml vs (3 634.38±1 567.61)ng/ml,t=12.56,P0.01)。术后平均随访(15.92±5.22)个月。72例PTE介入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7.22%(70/72);65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后下肢血栓完全清除或清除率≥95%(Ⅲ级)者占93.85%(61/65),50%≤血栓清除率95%(Ⅱ级)者占6.15%(4/65)。结论通过介入手段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中央型PTE,尤其是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2亿DM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亿.估计我国DM患者约有3000万.居世界第二位。DM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外周血管创伤患者,观察其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年3月至2016年4月46例外周血管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23 ~61 (39.8±11.6)岁.损伤类型:动脉内膜损伤16例,动脉部分断裂11例,动脉完全断裂7例,假性动脉瘤9例,动静脉瘘3例.46例均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同时行腔内修复治疗.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年随访1次.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 ~ 90(50±16) min.腔内修复治疗后受损动脉血流恢复通畅,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消失,无对比剂外溢现象.无围手术期死亡及肢体缺血坏死、感染、截肢等严重并发症.46例患者无失访,随访12 ~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3.5个月.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予溶栓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支架内再狭窄>50%,予球囊扩张等处理后血流恢复通畅;其余患者动脉血流保持通畅.随访期间无支架移位、断裂、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外周血管创伤中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