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缺血(ASVB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将40例ASVB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纳络酮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情况;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纳络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更佳,临床症状、MDA、SOD及BAEP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有效改善ASVBI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科室2013-01 ~2014-01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按照对照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原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科室进行体检的非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1w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cy,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有无差异,同时比较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1w后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陆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385-5387
目的分析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结合检测Ki-67、p16及p53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新柏氏技术抹片,TCT)的妇女1253例。对其中宫颈低、高度瘤变和非典型细胞意义不明的异常报告402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检查异常者进行病理活检。将病理诊断典型病例9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50例正常宫颈组织(均为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宫颈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组Ki-67、p16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阴道镜下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3.10%、89.29%、88.89%及100.00%。在不同宫颈组织中,Ki-67、p16和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宫颈CINⅢ、CINⅡ、CINⅠ及慢性宫颈炎,而在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不表达。宫颈癌Ⅰ期与Ⅱ期患者Ki-67、p16及p53表达阳性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3.98、3.98、5.97,均P<0.05)。结论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有助于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率,且检测Ki-67、p16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三者过高表达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卒中高危人群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变化,从而了解卒中高危人群凝血与纤溶功能状况,为以益气活血法预防卒中临床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按诊断和治疗分为卒中高危组、治疗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正常对照组在查体时各采一次空腹肘静脉血,卒中高危组实验前后各采血一次,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t-PA)活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50例)血浆t-PA活性[(0.576±0.052)kU/L]>治疗组[51例,(0.513±0.066)kU/L]>卒中高危组[51例,(0.411±0.078)kU/L].统计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卒中高危组(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卒中高危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 ①有卒中先兆症状的人群血浆t-PA活性普遍降低;②血浆t-PA活性对卒中高危人群具有预测价值;③益气活血疗法有利于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提高人体血浆中t-PA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出血灶周HIF-1α、HSP70表达及GM1对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边组织急性期HIF-1α、HSP70的表达机制,探讨GM1对HIF-1α、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①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神经节苷酯钠干预组(局部给药组和腹腔给药组),各实验组分为脑出血后6、12、24、48h4个时间点。采用大脑立体定位法注入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可见HSP70和HIF-1α的表达,在6~48h呈逐渐上升趋势;②GM1干预后周边组织HSP70、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M1干预组中,与腹腔给药相比,局部用药各时间点周边组织HSP70、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IF-1α、HSP70参与脑出血周边组织损伤应答反应;②GM1可增强脑出血急性期HIF-1α、HSP70的表达;③GM1可改善脑出血预后,且局部用药优于腹腔给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筛选,对3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配合心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中痊愈16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5例,无变化1例。结论: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明显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治疗方法虽较多 ,而又以针刺最为直接和有效。笔者自 1 999年起以针刺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相关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3 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8岁~ 72岁 ,以 2 4~ 5 0岁者居多 ,平均年龄 3 4岁 ;病程 1天~ 3年。发病原因多因受风、着凉所致 ,少数患者自觉原因不明。 43例患者除口眼歪斜外无其他症状 ,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后疼痛及患侧面部水肿。1 .2 诊断标准 ①有受凉、受潮、吹风史 ,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及…  相似文献   
9.
氨茶碱贴剂经皮吸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氨茶碱贴剂对家兔在不同皮肤部位给药后的经皮吸收及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的浓度,应用3P97实用药动学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氨茶碱贴剂经背部肺腧穴和脾腧穴皮肤给药后,其血药浓度均高于背部非穴位给药,其中肺腧穴与非穴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脾腧穴与非穴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腧穴与脾腧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氨茶碱体内吸收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血药浓度平稳,维持至少24 h释放.结论:氨茶碱在皮肤不同部位的经皮吸收存在差异,穴位给药有助于氨茶碱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前公共场所冬夏两季取暖和降温的落后工具逐渐被集中式空调替代,这类通风设施在为人们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为微生物的蓄积滋生提供了条件,为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为预防使用集中式空调而导致的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国家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