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详细观察了黄曲霉毒素B_1(AFB_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肝组织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DNA、RNA及糖元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其分布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进一步阐明AFB_1诱发大鼠肝细胞癌变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所用Wistar大鼠及其分组情况见本研究第1次报道。组织处理:每次在肝脏固定部位取材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7年 6月~ 1999年 6月间对 180名孕妇应用了此引产餐 ,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晚期妊娠者。如妊高征、过期妊娠和胎膜早破者等需要引产或催产的孕妇共 180例。这180例孕妇其中 5例为 34~ 36孕周 ,其余均为 37~ 44孕周 ;初产妇 15 0例 ,经产妇 10例 ,年龄最大者 36岁 ,最小者 2 2岁。 180例孕妇被分为催产与引产两组 :①有不规律宫缩伴有血性分泌物 ,但宫颈未扩张为催产组。②无任何临床征兆者为引产组。1.2 方法 将 2只鸡蛋约 10 0克放入碗内充分搅拌 ,然后将 5…  相似文献   
3.
在肝癌高发的江苏省启东县,对16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了200多万人次的AFP普查,普查中肝癌的检出率为38.1/10万,其中Ⅰ期肝癌占35.5%,肝癌的检出率以肝病组为最高,达984.6/10万。外科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AFP诊断肝癌的准确率达99.0%。普查发现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为65.0%,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前瞻20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启南  陆培新  王金兵  吴燕  孙燕  陈陶阳 《江苏医药》2008,34(12):1246-1248
目的 分析20年前瞻性调查结果,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启东市肝癌高发区对515例HBsAg携带、男性、年龄在20~60岁的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检、采血检测HBsAg、ALT、甲胎蛋白(AFP),B超、CT等进一步检查.同时,将该居住区相同时间段内20~60岁的全部男性64 883人列为对照组,进行了连续20年的前瞻观察.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肝癌年发病率高达1341.3/10万,是对照组184.5/10万的7.27倍.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时的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则分别为48岁.各年龄段发现肝癌时HBsAg阳性组比对照组平均提早了2.25~5.82年,生存时间较对照组长150~197 d.随访中曾出现过AFP阳性人群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极显著高于AFP阴性人群(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重要的病因因素.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尤其是AFP低度阳性患者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早期肝癌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规范用药行为,提高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法 在排除了拟用药物过敏史后,对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1 372例次患者,选择拟用药物进行皮内试验,皮试液浓度为0.5mg/ml.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阴性1 343例次,阳性29例次,阳性率为2.11%;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2 126例次中,共有106例次过敏,占4.99%.结论 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必须选择拟用品种进行皮试,包括口服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间也存在交叉或非完全的交叉过敏现象;通过1 372例次患者进行了拟用药物的皮内试验表明:本文选用的皮试方法是可靠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前瞻研究张启南,陆培新,王金兵,吴燕,陆振宏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卫生部1978~1990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肝癌病人达11.02万。江苏省启东市是国内外罕见的肝癌高发区,肝癌年发病率一直维持...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72年4月至1986年4月用天花粉注射治疗葡萄胎共52例,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患者5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8岁;最大孕周29周。每例经临床与超声波检查及尿hCG 定量测定明确诊断为葡萄胎。每例均作血、尿常规,血小板汁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及肾功能,胸透及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患,并且没有明显过敏史者。二、使用方法天花粉用法与剂量如中期妊娠引  相似文献   
8.
启东肝癌组织p53过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海涛  万曙光  陆培新  刘颖  王金兵  金晏  吴一迁  钱耕荪 《肿瘤》2002,22(2):101-103,I002
目的 了解p5 3突变在启东地区的肝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IHC)的方法对 90例肝癌和 75例癌旁组织切片进行p5 3蛋白检测。结果 在 90例肝癌中 ,有 4 0例 (44 .4 % )在核中表达为强阳性 ,2 5例 (2 7.8% )在核中表达为弱阳性 ;在 75例癌旁中 ,没有细胞核强阳性表达 ,仅 1例 (1.3% )有核弱阳性表达 ;肝癌的p5 3核表达显著高于癌旁 (P =0 .0 0 0 )。另外 ,在肝癌中有 9例 (10 % )为细胞质p5 3表达阳性 ,在癌旁中有 17例 (2 2 .7% )为细胞质表达阳性 ,肝癌的胞质p5 3表达显著低于癌旁 (P =0 .0 2 6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和p5 3的功能失活在启东的肝癌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单用天花粉肌肉注射治疗20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失败2例,有效率为90%,并对愿意做输卵管造影者14例,在0.5~1.5年间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随访。其中10例双侧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71.4%。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以来,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获科技成果奖62项,其中美国癌症免疫奖1项,国家级奖6项,部省级奖门项,省科委、省卫生厅奖10项,市级奖28项。附表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奖一览表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获奖科研成果@陆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