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跟腱损伤患者行MRI检查,分析其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7例为跟腱完全断裂,MRI表现为跟腱广泛增粗、跟腱内见片状不均匀高信号,跟腱连续性中断;6例为不完全断裂,MRI表现为跟腱增粗,跟腱内见局限性片状、条形高信号,并可见部分连续的腱束影.可合并有出血、水肿及跟骨挫伤等.结论:MRI术前诊断跟腱损伤的准确性较高,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常常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该技术具有无创伤性、成像快及测量准确稳定的特点,我们采用该技术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实质ADC值的变化,旨在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在逐年增多,评价病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领域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正在开展。就磁共振扩散加权及相位对比法成像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中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慢性肝病病人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并比较正常组与病例组间肝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分析ADC值与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ADC值较正常组降低(P<0.01),b=800 s/mm2时,ADC值与MELD评分有显著性负相关,r=-0.68,P<0.01.结论 肝实质ADC值与MELD评分显著性负相关,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11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本组11例MRI表现为小脑中线区不规则形肿块,病灶内均见坏死囊变、信号混杂。9例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出血信号,11例均无钙化灶形成;(2)MRI示肿瘤位于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6例;2例侵犯桥脑,1例伴小脑半球转移病灶。结论: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等,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2例Caroli病患儿(为同胞姐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 2例患儿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或腹胀为主要表现,查体有肝脾肿大,CT提示有肝内胆管扩张呈囊状、肝硬化并脾大、门脉高压,病理特点为肝细胞水肿变性,汇管区大量纤维及胆管增生,胆栓形成,符合Ⅱ型Caroli病的诊断,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建议肝移植.结论 Caroli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目前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肝移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SE序列与高分辨MR(HR-MR)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胸膜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胸膜局灶性病变做了常规SE平扫和HR-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进行了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值的测量,分析比较常规SE序列和动态增强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情况和病灶与周围胸壁深层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30例胸膜局灶性病变总的CNR值在动态增强早期、增强后期和延迟期均高于T2WI(P均<0.05或<0.01),但具体到不同病种,则不同扫描序列CNR值各不相同。含胶原纤维成分的良性肿瘤T2WI的CNR值均高于动态增强(P均<0.01);胸膜恶性肿瘤动态增强的CNR值则均高于T2WI(P<0.05或<0.01);炎性病变动态增强的CNR值亦高于T2WI(P<0.05或<0.01)。MR动态增强的清晰度、图像质量等评分均高于T2WI(P均<0.01);而T2WI的伪影最多,多于动态增强(P<0.01)。HR-MRI T1WI动态增强扫描可检出所有胸膜局灶性病灶且有助于明确病灶的内部结构及其血流灌注情况,且在显示肿瘤浸润胸壁的深层结构的准确性较常规SE序列要高。结论动态增强HR-MRI扫描可提高胸膜恶性病变和炎症病变的对比噪声比值,能改善图像质量,有助于明确病灶的浸润范围,对胸膜局灶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陆力坚  黄仲奎  龙莉玲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25-1127
目的:通过磁共振相位对比法成像测量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每分血流量,并将其与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成像在评价慢性肝病肝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肝脏磁共振相位对比法成像(包括15例治疗前后的随访复查),测量病例组60例及15例治疗前、后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每分血流量,分析它们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60例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与MELD评分有显著性负相关(R=-0.40,P〈0.05),每分血流量与MELD评分无显著性相关(R=-0.22,P〉0.05)。治疗前后15例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量与MELD评分变化量有显著性负相关(R=-0.69,P〈0.01),每分血流量变化量与MELD评分变化量也有显著性负相关(R=-0.51,P〈0.05)。结论: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每分血流量与MELD评分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及疗效观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腮腺导管磁共振水成像(MRS)、CT造影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4-01共301例临床疑诊为SS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行磁共振水成像有65例,行CT造影有130例,行X线造影有106例。将磁共振、CT结果与X线腮腺导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磁共振腮腺导管水成像诊断干燥综合症的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腮腺导管MRS 95%、80%、0.75,CT造影87.5%、80%、0.675,X线造影72%、90%、0.62。腮腺导管MRS、CT造影及X线造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37、0.815。结论 SS腮腺导管MRS准确性高于传统X线造影,且为无创性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lic myelopathy,GSM)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由前方直接对脊髓造成压迫,导致椎管内梗阻,使蛛网膜下腔狭窄甚至闭塞,脑脊髓液循环发生障碍。近年来,人们开始用MR相位对比电影法,(cine phase contrast MRI)研究脑脊液流动情况,主要应用于颅内某些疾病如脑积水、颅内囊性病变及颅椎联合处殿堂疾病如Chiari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