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阮伟良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7):78-78,8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通常认为是肺性脑病所致,而临床实践告诉我们,相当部分患者实际上可由其它疾病引起,或者是药物的原因。因此,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相鉴别很有必要,否则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近4年来出现意识障碍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加以治疗,并与复方异丙托溴胺(可必特)气雾剂吸入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总结慢性支气管炎住院病人的诊治结果,分析本地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有助于准确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急性症状改善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观察两组患者昼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评估患者的咳嗽、睡眠评分,并观察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PEF分别为(70.81±3.15)%和(74.82±5.2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7.46±2.97)%和(70.46±5.15)%,两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0.66±0.10)分和(0.83±0.2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和睡眠评分分别为(0.69±0.17)分和(0.71±0.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86±1.14)d、(4.87±0.52)d、(7.25±0.68)d和(6.51±0.84)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患者昼夜哮喘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胜海  阮伟良  刘洋  董孙根  张伟良 《浙江医学》2016,38(22):1826-1828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对不同影像学表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按照2011年COPD全球倡议选取C、D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91例,予胸部高分辨CT(HRCT)检查,根据HRCT特征,将患者分为A型(5例)、E型(46例)、M型(40例)。选择E型、M型两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50/500滋g,2次/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6、12个月后的肺功能、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结果用药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M型组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改善程度优于E型组(P<0.05)。结论影像学表型为M型的COPD患者对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反应优于E型患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反应性差异.方法 入选Ⅰ~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共411例,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支气管舒张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深吸气量(IC)的改变值和改变率.结果 支气管舒张试验后,COPD患者的FEV1、FVC和IC均有增加,比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的改变值逐渐减少,而FVC和IC改变值却逐渐增加.结论 随着COPD的严重程度加重,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VC和IC改变值越大,FVC和IC是重度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多年来 ,肾移植技术已趋成熟 ,对于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肾移植无疑是“起死回生”的重要手段。随着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方法的改进 ,使移植肾手术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肾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 ,已成为困扰和降低肾移植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及时诊断并给予适当治疗 ,已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总结了本院8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作回顾性分析 ,以期获得启示。1.一般资料 :82例中男性53例 ,女性29例。年龄24~63岁 ,平均47.0±5.2岁。均为肾移植术后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