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入住院,且行急诊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36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造影和介入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约12.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分叉病变[OR=1.62,95%CI 1.420~1.862,P=0.002]、再灌注时间(>6 h)(OR=1.558,95%CI 1.359~1.793,P=0.001)、入院时收缩压水平(<90 mmHg)(OR=1.267,95%CI 1.140~1.381,P=0.004),术前TIMI血流<1级(OR=1.080,95%CI 1.052~1.142,P<0.001),血栓负荷程度(OR=1.580,95%CI 1.468~2.646,P=0.028),和病变血管长度(OR=1.936,95%CI 1.886~1.992,P=0.017)是预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因素。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约12.5%。梗死相关动脉是否为分叉病变、再灌注时间(>6 h)、入院时收缩压水平(<90 mmHg)、术前TIMI血流<1级、血栓负荷程度和病变血管长度等因素可预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5例)和病死组(1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电图HRV检测,且病例资料、检查资料完整;对比两组心电图HRV相关参数[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0~0.40 Hz总频谱成分(TF)、0.14~0.30 Hz低频成分(LF)/0.15~0.40 Hz高频成分(HF)比值],分析心电图HRV参数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价值。结果:病死组SDANN,RMSSD,SDNN,TF较存活组低,LF/HF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心电图HRV的SDANN,RMSSD,SDNN,TF,LF/HF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价值,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心电图HRV参数对AMI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CN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心房颤动(IA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IAf患者188例(IAf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0例(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rs3741930与rs1056468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①IAf组rs3741930多态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②rs1056468多态位点在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IAf组rs3741930和rs1056468的不同基因型患者BMI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KCNA5基因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3741930可能与中国人IA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多态位点rs3741930和rs1056468可能对IAf患者的BMI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CAP)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100例,按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组65例,非冠心病组35例。记录血管造影过程中检测到的升主动脉压力作为CAP,并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结果①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CSP、baPWV、TC、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O.05)。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P、CDP、FBG和LDL—C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CAP升高,进~步促进了主动脉管壁弹性下降,中心动脉僵硬度增高,而年龄、中心动脉压、FBG、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3例接受急症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IPOC组(n=103)和对照组(n=100),IPOC组在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处理,对照组在再灌注后最初6 min内不作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校正的TIMI计帧(CTFC)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相关血管、缺血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C组CTFC明显快于对照组[(25.3±7.9)帧对(29.4±8.4)帧(P<0.05)];IPOC组CK-MB峰值、cTnI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57.3±83.6) U/L对(201.5±77.3) U/L,(2.5±1.3) ng/ml对(3.1±1.0) ng/ml)(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WMSI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IPOC组LVEF、WMS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7.4±8.7)%对(53.6±9.3)%,1.19±0.4对1.27±0.3(P<0.05)]。 IPOC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POC能够改善STEMI急症PCI治疗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86例,根据血HCY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3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分析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Hcy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HCY水平与急诊PCI术后的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其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