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76例,随机分为芪苈强心组200例和常规组176例,芪苈强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于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时查肝肾功能及评价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CHF常见中医症候中疲倦乏力、胸闷胸痛、心悸、气急气喘、浮肿、面色、口唇、甲床、舌质、脉象患病率均大于50%。芪苈强心组较常规治疗组疲倦乏力、咳嗽、纳差、自汗、盗汗、畏寒、面色、口唇、甲床、舌质、脉象均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中医症候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大剂量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d,入院当日和治疗1个月时检测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氟伐他汀短期治疗不能进一步降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3.
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在U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常规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80 ng/d,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1个月时检测患者血脂、肝功能及肌酶指标,监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和三酰甘油下降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氟伐他汀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强效降脂作用明确,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肝肾功能、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CHF的治疗作用。方法 CHF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5例,芪苈强心组5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治疗芪苈强心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2组均于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TNF-α、IL-6、hs-CRF水平及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芪苈强心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进一步降低CHF患者体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且对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余大鼠用多次间断腹腔注射阿霉素(ADR)的方法来建立大鼠CHF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0.6 g·kg(-1)·d(-1)·d(-1)),每组15只,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4周后,各组大鼠称质量,取心脏称质量,计算心脏指数,腹主动脉取血测MDA、SOD水平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3.76±0.22)g/kg vs.(2.69±0.25)g/kg]、BNP[(657±59)pg/ml vs.(203±31)pg/m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芪苈强心胶囊组分别为(3.18±0.15)g/kg和(554±43)pg/m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hTR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交系8~12周龄DBA-2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L1210淋巴细胞白血病株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参芪联合放射、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及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活杀部分小鼠,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ELISA方法检测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AnnexinV-FITC及PI双染,FACScan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L1210/DBA-2白血病小鼠模型,检测到白血病小鼠的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小鼠下降;经参芪扶正注射液以及联合治疗后,各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以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及放射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的靶点;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hTR反义核酸可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水平,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对白血病小鼠放疗有一定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