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特点。方法: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慢性便秘诊治平台下系统纳入中重度患者31例,共分两组穴位,交替采用,其中第1组穴位:天枢、大横、腹结、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支沟。第2组穴位:大肠俞、肾俞、八髎、四神聪。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每日排便日记,记录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伴随症状如腹胀、肛门坠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临床痊愈15例,好转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次数、如厕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伴随症状腹胀、肛门坠胀、睡眠障碍、食欲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有效随访26例,生活质量均有提高。结论:针灸治疗慢性便秘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2.
慢性便秘诊治平台的建立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便秘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许多患者滥用或长期依赖泻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症状及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联合研究,需要按照临床路径的理念建立一个诊治及管理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湿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及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辨证为痰湿型的PCO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内分泌指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 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内分泌指标FSH、LH、LH/FSH)、糖脂代谢指标FBG、FINS、TC、TG、LDL-C,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较治疗前降低,但HDL-C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内分泌指标FSH、LH、LH/FSH)、糖脂代谢指标FBG、FINS、TC、TG、LDL-C,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较治疗前降低,但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湿肥胖型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和代谢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H探寻可供临床和教学参考的八髎穴骨度折量定位方法。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6年1月至6月的100例俯卧位盆腔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5mm层厚连续横断面扫描,建立3D图像。测量L5棘突下至尾骨尖、L5棘突下至骶管裂孔、L5棘突下至髂后上棘、L5棘突下至八髎穴、后正中线至八髎穴、后正中线至髂后上棘等距离。结果 ①设立骶部骨度表,得到4个骶部折量寸:即L5棘突下至尾骨尖约6寸,L5棘突下至骶管裂孔约3寸,L5棘突下至髂后上棘的垂直距离约1寸,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约2寸。②根据骶部骨度分寸,八髎穴可定位如下:上髎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1寸,L5棘突下1寸;次髎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寸,L5棘突下1.7寸;中髎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9寸,L5棘突下2.5寸;下髎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9寸,L5棘突下3.5寸。③根据骶部体表标志,八髎穴可定位如下:从骶部纵向距离观察,上髎穴约平髂后上棘,次髎穴约平L5棘突下和骶管裂孔连线的中点,中髎穴约平L5棘突下和尾骨尖连线的中点,下髎穴约平骶管裂孔;从骶部横向距离观察,次髎穴位于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距离的一半,八髎穴呈“倒八字”型排列,其连线与后正中线的夹角约25°。结论 以表面标志为基础,用比例关系和骨度分寸来定位八髎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易造成脱水效率低下及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率失常,导致内瘘闭塞及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不足.如何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使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内瘘的闭塞与透析中血压下降时补液的方法及压迫止血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我中心从2008年起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观察,并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内瘘的闭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疗效及作用特点。 方法 通过建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路径,以患者报告结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为疗效评估的主要方法,30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共采用两组穴位:第一组天枢、大横、腹结、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第二组大肠俞、肾俞、八髎、四神聪,对腹部和背部穴位深刺,灸四神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 20次为1个疗程。采用患者评价便秘生活质量问卷(PAC-QOL问卷)评估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周便质评分、 便意感次数、 排便次数、 腹胀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1、2、3周比较,开塞露或泻药使用例数减少, Bristol便质评分达正常例数比例上升;便意感次数增多; 排便次数增多; 腹胀减轻(P<0.01)。治疗前后PAC-QOL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不适、心理不适、便秘相关的焦虑和关心、满意度4方面分值及总分差值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治疗结束时临床痊愈13例,好转9例,无效8例;治疗后1月随访临床痊愈10例,好转7例,无效13例。治疗后3月随访临床痊愈7例,好转8例,无效15例。 结论 在建立临床路径的基础上,采用PROs疗效评估法,凸显了针灸改善便秘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药复合麻醉优汰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家兔气管插管及盲肠切除术的实验,观察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麻醉效应的差异。结果: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均有麻醉效应,但针药复合麻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结论:在相同条件下,针药复合麻醉较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排便持续困难,次数不频繁或排便感不完全,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便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患等等;若长期服用泻药,会形成泻剂结肠。虽然便秘在短时间内对生命无较大危险,但是不论是医师还是患者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2〕,且以焦虑和抑郁为主〔4〕。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因为排便的苦恼,导致生活  相似文献   
9.
重新认识八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临床深刺八髎穴治疗盆底病症所显示的疗效优势,分析八髎穴在定位与深刺方面的难点;指出重新认识八髎穴,包括重新认识八髎穴的临床作用和操作关键技术。介绍了八髎穴的定位方法,指出深刺八髎穴、使针尖顺利进入骶后孔的关键在于认识八髎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Catphan模体CTP486模块的四维CT(4D-CT)图像,研究呼吸时相和模体位置对4D-CT图像均匀性的影响。方法:使用西门子Sensation Open CT模拟机和瓦里安RPM系统,获取Catphan 504模体CTP486模块的4D-CT图像。对3种模体位置情形进行研究。情形A:模体悬空放置;情形T:模体下有一个碳纤维CT平板床;情形B+T:模体下有一个碳纤维固定底板和一个CT平板床。每种情形重复3次测量。使用DoseLab放疗验证软件分析4D-CT图像,得到图像均匀性值(U)。对每一套4D-CT重建10个呼吸时相(0%, 10%,[ ?], 90%)的CT图像序列。对U值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4D-CT所有CT序列的U值均小于5 HU。每种情形得到30个U值数据,情形A、情形T和情形B+T 3种情形U值分别为(1.44±0.79)、(1.91±0.91)和(1.99±0.77) HU。统计U值对应的4个边缘感兴趣区(ROI)出现的次数和比例,情形T中ROI 22(9点钟方向)出现13次(占比43.33%),情形B+T中ROI 23(12点钟方向)出现13次(占比43.33%)。结论:本研究中4D-CT的图像均匀性满足使用要求,不同呼吸时相4D-CT的图像均匀性值不同,模体摆放位置对4D-CT的图像均匀性有一定影响,碳纤维CT平板床和固定底板的存在使4D-CT 的图像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