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便秘诊治平台的建立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便秘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许多患者滥用或长期依赖泻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症状及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联合研究,需要按照临床路径的理念建立一个诊治及管理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PGP9.5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肠神经系统神经元标志物PGP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体质量及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15只,45只大鼠予生大黄水煎液灌胃,开始用量为100g/(kg·d),最后为1280g/(kg·d),45 d后造模36只,治疗前处死12只作为造模末治疗前组对照,剩余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治疗组,各12只.针刺组大鼠针刺天枢和足三里,天枢加电针,疏密波刺激10 min,每日1次,共计14 d;空白治疗组不给予治疗.2组14 d后处死,取距离肛门5 cm肠管,用HE染色和PGP9.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 5.0计算各组PGP9.5的综合吸光度值(LA值)分析肠神经节细胞的状况.结果:正常组PGP9.5表达的IA值(×104)为47.38±9.04,治疗前组为20.36±9.12,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空白组为28.51±9.43,与治疗前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为41.39±19.56,与治疗前组和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改善大黄水煎液灌胃泻剂便秘模型大鼠神经节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疗效及作用特点。 方法 通过建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路径,以患者报告结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为疗效评估的主要方法,30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共采用两组穴位:第一组天枢、大横、腹结、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第二组大肠俞、肾俞、八髎、四神聪,对腹部和背部穴位深刺,灸四神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 20次为1个疗程。采用患者评价便秘生活质量问卷(PAC-QOL问卷)评估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周便质评分、 便意感次数、 排便次数、 腹胀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1、2、3周比较,开塞露或泻药使用例数减少, Bristol便质评分达正常例数比例上升;便意感次数增多; 排便次数增多; 腹胀减轻(P<0.01)。治疗前后PAC-QOL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不适、心理不适、便秘相关的焦虑和关心、满意度4方面分值及总分差值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治疗结束时临床痊愈13例,好转9例,无效8例;治疗后1月随访临床痊愈10例,好转7例,无效13例。治疗后3月随访临床痊愈7例,好转8例,无效15例。 结论 在建立临床路径的基础上,采用PROs疗效评估法,凸显了针灸改善便秘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Kemer首先提出用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和自主神经紊乱疾病。1989年美国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TX-A)上市,是首个用于临床治疗的微生物毒素,1997年国内A型肉毒毒素制品“衡力”上市。肉毒毒素是一种作用强大的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方法:对90例患者采用两组穴位隔日交替针刺,第1组:天枢、气海、上巨虚等;第2组:中髎、下髎、大肠俞等;中髎、下髎、天枢、上巨虚配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通过便秘患者日记观察患者排便频率、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便质、便意感和评估生活质量问...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方法:对90例患者采用两组穴位隔日交替针刺,第1组:天枢、气海、上巨虚等;第2组:中髎、下髎、大肠俞等;中髎、下髎、天枢、上巨虚配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通过便秘患者日记观察患者排便频率、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便质、便意感和评估生活质量问卷评分(PAC-QOL),以了解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排便频率、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便质、便意感和生活质量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总有效率为67.7%(61/90);不同动力学机制慢性功能性便秘针刺疗效不同,结肠慢传输型优于盆底失弛缓型(P0.05),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优于盆底失弛缓型和盆底松弛型(均P0.05)。有效随访52例,治疗后1个月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20例;治疗后3个月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28例。结论:针刺治疗具有明确病因病位和分类诊断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但不同动力学机制CFC疗效有差异。对盆底失弛缓型和盆底松弛型便秘,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