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定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照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3mon,观察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BV—DNA和HBeA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1)。治疗组对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较小(P<o.05)。结论 采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联合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联合治疗组42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甘利欣15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静滴,疗程30 d.对照组,单用甘利欣15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静滴,疗程30 d.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38.1%(16/42),总有效率为83.3%(35/42),优于单用甘利欣组19.04%(8/42)和69.05%(29/42)(P<0.05);治疗组15、30 d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分别为183.24±106.64和62.47±31.26;而对照组分别为248.46±122.59和120.56±98.3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15 d、30 d后,血清胆红素(SB)分别为52.94±37.29和26.74±18.38;较对照组76.35±39.38和39.26±29.93下降明显(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在降低ALT、SB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IL-10R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1例慢性HBV 感染患者和301例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外周血标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地区来源均相互匹配。 Snapshot方法检测 IL-10R 两个 tag SNP(rs2228055、rs2256111)的基因型;χ2检验用于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IL-10R 基因 rs2228055、rs2256111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均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 IL-10R 基因 rs2228055位点 G/ G 基因型频率(7.2%)明显低于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慢性化的风险是 AG + AA基因型的0.52倍(OR =0.52,95% CI:0.32~0.84)。结论IL-10R rs2228055位点 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后的慢性化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71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检测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71例患者分为4组,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5 ×ULN(正常值上限),B组0.5 ×ULN<ALT≤1×ULN,C组1×ULN< ALT≤2×ULN,D组2×ULN< ALT≤5 × ULN,观察各组患者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其他肝脏生化学指标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及肝纤维化模型(APRI,以AST/PLT比值的统计量作为数字化模型)的关系.结果:A组25%患者肝组织炎症为G2,B组和C组分别有16.4%、49.2%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为G2~G3,不同ALT组间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ALT水平升高,肝组织G2~G3检出比例增加;171例患者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球蛋白(Glo)、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LT、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组,年龄、HBeAg状态、白蛋白(Alb)、AST、GG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随着纤维化程度进展,AST、APRI值逐渐升高,Alb、PLT逐渐下降.结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ALT正常,仍有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改变,需综合观察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必要时建议患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准确了解肝脏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行肝脏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72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情况,检测患者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载量、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肝组织中IL-18表达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L-18主要在肝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其在健康人群的肝细胞中多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而在CHB患者则以弱阳性表达为主.两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24,P<0.05).在CHB患者中,IL-18的表达随着患者ALT水平升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 =0.182,0.173和0.068,P<0.05),但与HBV DNA水平和HBeAg无相关性(r=-0.05和0.041,P>0.05).结论 CHB患者中,IL-18的表达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及纤维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 C H B) 的疗效。方法:甘草酸二铵组 C H B 病人86例,用甘草酸二铵150 mg/d 加入10 % 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 中静脉滴注( 静滴) ,30 d 后减为100 mg/d , 再用15 d 后改为50 m g/d , 疗程60 d 。门冬氨酸钾镁组 C H B 病人60 例,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 L/d和胸腺肽20 m g/d , 各加入10 % 葡萄糖注射液250m L 中静滴,疗程60 d 。结果:甘草酸二铵组总有效率为86 % ,优于门冬氨酸钾镁组63 % ( P< 0 .01) 。丙氨酸转氨酶( A L T) 、血清胆红素( S B) 均明显下降 ( P< 0 .05) 。 H Be Ag 阴转率、 H Be Ab 阳转率分别为28 % 和25 % ,较门冬氨酸钾镁组12 % 和12 % 为优( P< 0 .05) 。结论;甘草酸二铵对 C H B 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索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败血症的特点。方法 对传染科1975 年1 月至1994 年12 月住院的1 787 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进行系统观察。结果 经血( 骨髓) 细菌纯培养阳性证实的败血症100 例(56 % ) ,内有6 例复数菌败血症(6 % ) 。其特点有:①男80 例,女20 例,年龄4 ~68 岁;重型肝炎55 例(805 % ) ,肝硬化45 例(407 % ) ;②发热94 例,中毒性休克43 例;③血 W B C 在06 ×109 ~490 ×109· L- 1 ,> 100 ×109· L- 1 49 例, N> 075者60 例;④以大肠杆菌为主的 G- 菌占6698 % ,葡萄球菌为主的 G+ 菌占3121 % ,厌氧菌095 % , L型菌095 % ;复数菌为大肠杆菌与 G- 或 G+ 菌组合;⑤后10 年,大肠杆菌857 % 对氨苄西林、50 % 对头孢唑啉、30 % 对哌拉西林耐药,金葡萄、表葡菌100 % 对青霉素耐药、25 % ~333 % 对苯唑西林耐药;⑥有41 例(41 % ) 败血症治愈出院,12 例自动出院,47 例(47 % ) 死于严重肝病的并发症;⑦肝硬化666 % (30/45) 、重型肝炎20 % (11/55) 、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microRNA介导的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HBV的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 P基因和X基因为靶基因,根据pcDNA6.2-G/W-miR载体要求,设计靶向HBV的microRNA序列,进行直接合成获得目的 片段并克隆到载体中,测序正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乙肝五项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HBV mRNA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结果 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60%,在这种状态下,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在HBV mRNA和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上均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HBV靶基因的表达,为其在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肝病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等生化学指标的变化,评价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 67例重型肝炎患者经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白细胞、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及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白细胞、直接胆红素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51,P<0.05),且ALT、AST、PT以及总胆红素的差异尤为显著(t分别为3.58、2.97、4.23及5.25;P均<0.01)。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疗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分别为86%、57%、11%;早期、中期与晚期重型肝炎患者PE治疗相比,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3,P<0.01)。结论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早、中期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