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胆汁郁积是目前肝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加速黄疸消退、防治肝纤维化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为探索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于 1997年 6月~2 0 0 1年 8月以腺苷蛋氨酸与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重度胆汁郁积患者 5 1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5 2例 ,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均有重度胆汁郁积 (血清总胆红素 >171μmol/L)。经影像学检查排除了肝外胆道阻塞性黄疸、门脉高压。随机分为A组 47例 (PGE1治疗 )、B组 5 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微卡辅助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及免疫机制。方法1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基础用药组、γ-干扰素组、微卡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基础用药: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2HRETM4HR),各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各组2个月末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前和2个月末用APAAP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同时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FN-1和IL-4含量。结果与基础用药组比较,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用药组比较,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病灶吸收显效率增加(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病灶吸收显效率更明显(P〈0.05)。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比例和IFN-γ含量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变化值增高更显著(P〈0.05)。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比例和IL4含量变化值显著低于基础用药组(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变化值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γ-干扰素和微卡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转阴。促进病灶吸收,增强化疗疗效,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小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竞争机制已逐渐进入了医疗市场,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市场竞争的环境相适应,是当前摆在现代医院管理者,尤其是中小医院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怎样参与市场竞争,怎样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下能够生存,并发展壮...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的感染、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有关,其中CD4和CD8T细胞在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结核患者体内Th1/Th2失衡及其动态演变贯穿于结核病全程。γ-干扰素和微卡近年来已被国内、外用于结核病的免疫治疗。为了解γ-干扰素和微卡作为免疫佐剂辅助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其免疫机制,我们进行了非盲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2月—2007年2月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收治的初治菌阳(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肺结核患者160例,其中男108例、女52例,年龄19~68(平均46.3)岁。所有患者无肝肾、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及精神性疾病史等;不伴有其他感染性或免疫失调性疾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无初始耐药;无特殊用药史。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4组:基础用药组、γ-干扰素组、微卡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各组间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和痰菌定量、病灶范围(轻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全部患者按常规选用一线抗结核方案2HREZ/4HR。γ-干扰素组:强化治疗期2个月内,重组人γ-干扰素100万U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微卡组:强...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郁胆30例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郁胆是目前肝病治疗的难题之一。我们于1995年6月~1996年12月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郁胆30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差。由于大量腹水压迫,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内科治疗(利尿、输蛋白、放腹水)常难奏效,病死率高。我们采用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常因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而死亡。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失调在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无固定的抗痨方案.我科从1996年12月至2000年11月将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研究,以探讨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的抗痨效果及免疫增强剂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对32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结肠灌洗加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60例对照组仅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1.1±0.3 Eu/ml对0.7±0.2 Eu/m1)、TBIL(376.5±105.6 μmol/L对133.7±56.4 μmol/L)、血氨(187.8±89.8 mmol/ml对87.7±37.7 mmol/m1)和PTA(37.6±8.0%对65.7±16.6%)改善明显,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1±0.3 Eu/ml对1.0±0.2 Eu/ml,379.3±108.2 μmol/L对232.7±98.3 μmol/L,190.5±83.5mmol/ml对92.6±51.7mmol/ml和36.2±8.9%对49.6±15.6%。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8.3%(41/60),与对照组46.7%(28/60)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8,P〈0.05)。结论 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肝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