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活性化瘀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d,静滴7~10d,低分子肝素钙针4 100U,q 12h,共用7~10d。分别于入院时、发病48h、治疗后14d,进行分值评定。结果治疗组14dNIHSS评分,治疗组5.21±1.48,对照组8.85±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1,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加用丁苯酞和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CSS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治疗ACI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对6例二氯乙烷(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1,2-DCE中毒性脑病主要的神经系统表现为颅高压症状,明确的接触史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早期、长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脱水降颅压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逄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301-5302
大脑半球小量脑出血(≤10m1)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CT检查前易误诊。现将我们1994-08~2002-05临床遇到的小量脑出血误诊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逄涛  李存江  赵利杰 《临床荟萃》2003,18(7):391-392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性卒中而延误治疗 ,现将笔者近 10年来临床遇到的经病理证实的 15例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从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脑出血进行比较 ,探讨其特点 ,为临床尽早确诊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均为 1992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30~86岁 ,平均 (6 2 .4± 12 .2 )岁。病理证实 :颅内原发肿瘤 6例 ,其中垂体腺瘤 2例 ,星形细胞瘤 2例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1例 ,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 1例 ;颅…  相似文献   
6.
大脑半球脑出血≤10ml时临床症状较轻,临床表现极似脑梗死,易于误诊。作者回顾分析42例小量脑出血,CT检查前均误诊,其头痛、呕吐、颈抵抗、意识障碍及病理征等相关症状与同期多量脑出血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而与同期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故较多误诊为脑梗死。为减少少量脑出血的误诊,作者建议对无颅内高压征的脑卒中患者尽早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肿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以便尽早确诊。方法 :对 15例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脑肿瘤发生出血可以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 ,亦可使原有症状加重 ,临床易误诊 ;其CT特点 :病变多发生于脑叶 ,多数强化 ,形态不规则或密度不均匀 ,灶周有广泛的大片水肿带。结论 :掌握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和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55例、单纯脑梗死患者(B组)53例及单纯T2DM者(C组)55例,分别检测各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hsC-RP及Hcy水平。另根据A组入院时Hcy和hsC-RP水平分为Hcy<22μmol/L亚组28例、Hcy≥22μmol/L亚组27例;hsC-RP<21mg/L亚组24例、hsC-RP≥21mg/L亚组31例,比较预后结局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A组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Hcy和hsC-RP水平均下降(P<0.05);(2)Hcy<22μmol/L亚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Hcy≥22μmol/L亚组[4(0.14)vs 11(0.41),χ2=4.850,P=0.028];hsC-RP<21mg/L亚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hsC-RP≥21mg/L亚组[4(0.17)vs 14(0.45),χ2=4.989,P=0.026]。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hsC-RP和Hc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和糖尿病患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7岁.入院前8小时突感右前额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伴头晕、恶心,呕吐2次,非喷射性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肢体活动障碍.既往有冠心病房颤病史30年,平素无头痛、视力减退及内分泌疾病.人院查体:血压150/75mmHg,呼吸98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6小时头痛加重,出现右眼睑完全下垂.  相似文献   
10.
逄涛 《河南医学研究》2002,11(4):336-337
目的 :探讨小量脑出血的早期诊断 ,防止误诊。方法 :对 42例被误诊的大脑半球小量 (≤ 10m1)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脑出血 (>10m1)和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 :本组患者误诊原因主要为非重要功能区部位出血、颅内压增高症状少、肢体功能障碍轻、临床表现不典型。在头痛、呕吐、颈抵抗、意识障碍及双侧巴氏征阳性方面与脑出血组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与脑梗死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在既往无卒中史 ,活动时起病及发病时血压高等方面与脑出血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脑梗死组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小量脑出血早期不易诊断 ,CT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