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
迟昊 《现代养生》2009,(10):4-5
八月的秦皇岛,蓝天白云、碧海金沙、青松翠柏、绿树红墙,在30公里的海岸线上,沙滩和礁石相互交错,海湾和岬角依次排开。位于河北大街上的秦皇岛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分赛场之一,占地556.78亩,看台共设有3.3万个座席,其中有2‰的伤残人座席。运动场内设有36.5米半径的标准400米环形跑道,跑道内设有标准的天然草皮足球场。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25岁, 因"视物模糊半个月, 突发剧烈头痛"于2023年7月12日至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急诊就诊。眼科检查示:右眼矫正视力0.4, 左眼矫正视力0.5;右眼眼压12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眼压12 mmHg;双眼前节无异常, 晶状体透明, 小瞳孔查眼底见双眼视盘边界模糊, 色苍白, 静脉血管迂曲扩张。询问病史:既往血小板减少4年, 曾于外院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间断发热3月余, 曾自行服药治疗, 具体不详, 无好转。平素健康状况良好, 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眼底照相示双眼黄斑区星芒状硬渗及多处点状出血(图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示视盘水肿, 黄斑区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示双眼高频空间及低频空间P100潜伏期均明显延迟, 双眼振幅均降低。眼科初步诊断:贫血性视网膜病变。由于患者对过往病史描述不清, 否认全身常见疾病且既往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建议其入院完善全身检查, 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减少病因。实验室指标检测示:...  相似文献   
4.
肺癌(LC)的发病率近些年逐渐上升,与间质性肺疾病(ILD)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肺恶性肿瘤以及肺间质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患者的疗效一直倍受学界关注,本文对氧化应激在肺癌和肺间质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汇总,探讨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治疗的潜在价值及...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为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 其发病呈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两种常见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MTC起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 PTC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两者起源不同, 故MTC与PTC两种病理类型同时发生十分罕见, 国内外鲜有报道。由于MTC和PTC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来源、侵袭性和预后, 治疗具有挑战性。本文主要围绕该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MTC并发PTC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术机器人在甲状腺外科的逐步应用与推广,其入路方式已衍生出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口腔前庭入路、单侧腋窝入路及耳后入路等。不同入路的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伴有的神经损伤类型、原因及比例等均有差异。本文现检索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相关文献,对不同入路所涉及的神经损伤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期更好地指导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受神经支配,通过血管、淋巴结或经体腔播散转移,涉及整个机体。肿瘤微环境(TME)构成了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周围环境,并且已经有研究证明其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在癌症疾病中发挥作用。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独特环状结构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调控功能。circRN...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张某,男,55岁,已婚,文职工作。患者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9个月”于2019年11月15日首次就诊于我院呼吸科。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咳黄色块状粘痰,量少,较易咳出,遂就诊于某市中医院,行肺CT检查,诊断为“肺炎”,经内科治疗12天后出院,出院后遵医嘱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8个月前就诊于某三甲医院,行肺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经内科治疗10天后出院,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好转,复查肺CT未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年,间断发热伴有胸痛半年"入院。该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剧烈,清晨为著,痰为白色、量少较易咳出,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行三维CT(2017-09-19)示:图1。胸部CT(2017-10-30)示: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截断,伴肺不张。两肺多发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右肺门影增大、肝内多发低密度影。于我院行纤支镜检查(2017-09-21):镜下表  相似文献   
10.
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多为肉眼识别,术者根据术中观察到的甲状旁腺的形态及血供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自体移植。然而,由于甲状旁腺在术中与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在形态和颜色上较为接近,这对肉眼的识别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甲状腺手术中急需一种帮助术者快速有效识别甲状旁腺的方法。近年来,荧光显像技术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应用该技术在术中对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进行显像,为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荧光显像技术可分为自体荧光显像(NIRAF)和外源性荧光显像两种方式,不同的荧光显像方式其所涉及的原理、运用的设备及术中实时显像的效果各不相同。目前NIRAF多用于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识别,该技术可以提高术者对甲状旁腺的识别率,但其显像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血钙浓度、甲状旁腺的位置及其周围组织情况等。外源性荧光显像依赖于荧光显像剂的应用,荧光显像剂主要包括吲哚菁绿(ICG)、低剂量亚甲蓝(MB)和5-氨基乙酰丙酸(5-ALA)。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显像剂是ICG,当其与血中脂蛋白特异性结合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以对甲状旁腺及其周围血供进行显像,有助于术者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并判断其周围血供情况。随着甲状腺更多术式的不断开展,ICG近年来也逐渐在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得以应用。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其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的结果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且术者在对甲状旁腺周围的血供情况进行判断时,易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他外源性荧光显像方法,如低剂量的MB和5-ALA的使用,尽管同样可以对甲状旁腺进行荧光显像,但因有文献报道其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广泛。由于目前荧光显像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在国内外研究中仍处于初步阶段,不同技术其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都尚存争议。笔者结合目前国内外文献,就荧光显像技术与甲状旁腺保护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