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IgG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8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其中男23例,女59例,年龄19~80岁,平均49岁,设为实验组A组。同时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设为对照组B组。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血清IgG4、IgG、CRP、RF。结果 A、B两组血清IgG4、IgG、CRP、RF水平[M (P10~P90)]在统计学上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血清IgG4升高率分别为25.6%、0%;RF的升高率分别为53.7%、3.3%,两组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血清RF和IgG4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血清IgG4和CRP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血清 RF和CRP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血清Ig G4和Ig G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大量研究发现,其Ig G亚类的血清水平大都不同于健康人,本研究提示我们IgG4可能与IgG类RF、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活动度以及病理损伤机制有关,可能作为新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荣平  戴军  张洁  邬叶红  徐晓萍 《肝脏》2004,9(2):84-85
目的 观察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变化。方法 将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 2 73例分为 5组。A组 12 7例 ,为戊型肝炎病毒 (HEV) IgG阳性 ;B组 9例 ,为HEV IgM阳性 ;C组 64例 ,为HEV IgM和HEV IgG均阳性 ;D组 3 2例 ,为HEV IgM和HEV IgG均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 ;E组 41例 ,为HEV IgG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另选戊型肝炎抗体阴性的非乙型肝炎患者 5 0 0例作为对照组。用速率法测定各组ALT值。结果 各组ALT异常增高百分率及异常增高者ALT值分别为 :A组 2 1例 ( 16.5 %) ,ALT( 183± 89)U /L ;B组 3例 ,ALT( 2 0 3± 112 )U /L ;C组 16例 ( 2 5 .8%) ,ALT( 2 17± 119)U/L ;D组 11例 ( 3 4.4%) ,ALT( 2 3 4± 12 8)U/L ;E组 13例 ( 3 1.7%) ,ALT( 2 10± 98)U/L ;对照组 5 1例 ( 10 .2 %) ,ALT( 112± 68)U/L。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者ALT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组ALT异常增高率和增高者ALT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 ,HEV IgM阳性或重叠乙型肝炎感染较单纯HEV IgG阳性者 ,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方法将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273例分为5组.A组127例,为戊型肝炎病毒(HEV)-IgG阳性;B组9例,为HEV-IgM阳性;C组64例,为HEV-IgM和HEV-IgG均阳性;D组32例,为HEV-IgM和HEV-IgG均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E组41例,为HEV-IgG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另选戊型肝炎抗体阴性的非乙型肝炎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用速率法测定各组ALT值.结果各组ALT异常增高百分率及异常增高者ALT值分别为:A组21例(16.5%),ALT(183&#177;89)U/L;B组3例,ALT(203&#177;112)U/L;C组16例(25.8%),ALT(217&#177;119)U/L;D组11例(34.4%),ALT(234&#177;128)U/L;E组13例(31.7%),ALT(210&#177;98)U/L;对照组51例(10.2%),ALT(112&#177;68)U/L.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lt;0.05),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者ALT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结论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组ALT异常增高率和增高者ALT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HEV-IgM阳性或重叠乙型肝炎感染较单纯HEV-IgG阳性者,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检测方法的肺炎支原体(MP)阳性检出率,为有效诊断儿童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疑似MP感染患儿460例,分别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RNA恒温扩增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MP混合抗体、MP RNA和抗MP-IgM抗体。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 460例疑似MP感染患儿中有124例被临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以临床诊断为判断标准,患儿MP混合抗体滴度1∶80、1∶160、1∶320、1∶640和1∶1 280对应的MP阳性率分别为21.7%、28.2%、44.8%、52.7%和66.6%。被动颗粒凝集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71.4%,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0.9%,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83.3%。将12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3岁(56例)、4~6岁(43例)及7~12岁(25例),4~6岁患儿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及7~12岁患儿(P0.05);按性别分组,男童组与女童组之间MP R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夏季和秋季的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结论被动颗粒凝集法MP混合抗体滴度≥1:320的检测效能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MP感染。3种方法中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病人血清mi R-338-3p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提取40例胃癌病人及37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总mi RNA,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 R-338-3p的表达。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功能,采用细胞转染、侵袭、增殖实验及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研究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胃癌病人血清mi R-338-3p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177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166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31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582例,为HBc-IgM阴性,HBsAg、HBcAb阳性,HBeAg和HBeAb阴性或阳性。结果各组ALT>60 U/L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109例(61.6%);B组82例(49.4%);C组6例(19.4%);D组130例(22.3%)。A组、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 DNA阳性者中HBc-IgM阳性且HBsAg阳性较HBc-IgM阴性或HBsAg阴性者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脏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4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尿液,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u),并依据尿中Albu将SLE患者分为A、B、C 3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免疫法定量测定各组NGAL。结果 SLE患者A、B、C 3组和对照组尿NGAL分别为3.51±0.49、5.48±0.987、.89±1.71、3.37±0.31μg/L;A组(Albu<30mg/L)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bu 30~100 mg/L)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Albu 100~500 mg/L)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尿NGAL与Albu之间呈正相关性(r=0.84)。结论当Albu增高时尿NGAL随之增高,尿NGAL可用于判断SLE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肝病IgG4增高者血清中IgG4/IgG二组差异,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方法收集上海市仁济医院南院门诊和住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例,慢性肝病患者伴IgG4增高者血清49例,以健康体检者血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上述三组患者血清IgG4和IgG水平,计算IgG4与IgG比值,并分析三组之间血清IgG4水平和IgG4/IgG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慢性肝病伴IgG4增高组IgG4水平均显著升高,IgG4/Ig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慢性肝病伴IgG4增高组相比,自身免疫性疾病组IgG4水平和IgG4/IgG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文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慢性肝病伴IgG4增高患者IgG4与IgG水平并非成一定比例增高,IgG4具有含量和比例增高现象,说明IgG4单项检测和IgG4/IgG检测对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肝病具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基于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方法学进行性能评价与临床评估。方法评价PGⅠ/Ⅱ定量测定试剂盒(流式荧光发光法)最低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Hook效应出现浓度、特异性,通过临床血清样本与Abbott公司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初步建立健康人群PGⅠ、PGⅠ/PGⅡ比值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基于流式荧光技术的PGⅠ、PGⅡ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PGⅠ、PGⅡ检测低限分别为0.62 ng/mL、0.21 ng/mL。PGⅠ、PGⅡ线性范围上限分别可达到180 ng/mL、100 ng/mL。PGⅠ检测批内变异系数(CV)为2.72%~3.20%,室内CV为5.19%~5.74%。PGⅡ检测批内CV为3.47%~4.57%,室内CV为5.71%~7.43%。PGⅠ、PG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1.7%。200 mg/mL三酰甘油、10 mg/mL胆红素、10 mg/mL Hb对各指标检测无显著影响。PGⅠ与PGⅡ分别在16 414ng/mL、7 281 ng/mL以下浓度未出现Hook效应。PGⅠ与PGⅡ检测间不存在彼此交叉的情况。与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存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PGⅠ:Y=0.968 4X+2.049 4,相关系数(r)=0.985 4;PGⅡ:Y=0.9736X+0.656,r=0.982 0。确定的健康人群PGⅠ与PGⅠ/PGⅡ比值第5百分位数分别为71.93 ng/mL和3.57;第1百分位数分别为54.04ng/mL和2.57。结论流式荧光技术可以实现PGⅠ、PGⅡ并行测试,方法学性能良好,能应用于临床检验并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