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病免疫抑制治疗后的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分析5例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的免疫抑制治疗后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5例均发现肝多发结节病灶,其中2例伴肺部多发结节病灶,1例伴有脾脏及双肾、后腹膜区多发结节病灶。肝脏CT平扫均表现为多发类圆形等或略低密度结节影。增强动脉期表现为结节中心低密度无强化区、周边为高密度强化环,即呈"牛眼征"2例;结节均匀强化2例;结节中心小结节样强化、周边低密度环、外周环状强化1例。所有活动期病灶周围肝实质动脉期均伴有一过性高密度灌注区。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可见环形强化,强化范围较动脉期缩小2例、呈花环样强化2例、外周强化环消退1例。脾脏和肾脏病灶表现与肝脏类似;肺部结节表现为实性结节或伴空洞。结论血液病免疫抑制治疗后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该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修饰的施旺细胞(SC)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腓肠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取3 d龄Wistar大鼠2只,分离、培养SC。将重组人真核细胞质粒(pcDNA3)-NT-3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转染前后SC的生长速度,测定SC含量。Wistar成年大鼠80只制成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向坐骨神经断端分别注入ECM凝胶(A组)、SC-PLGA ECM凝胶(B组)、NT-3基因-PLGA ECM凝胶(C组)、NT-3基因修饰SC-PLGA ECM凝胶(D组)各20μL,每组20只。分别于术后1、4、8、12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制作腓肠肌标本,常规H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Tunel法对肌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 NT-3经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后3、5、7、9、14、21 d SC细胞数、纯度与转染前相比,P均<0.05。术后12周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B、C、D组与A组相比,B、C组与D组相比,P均<0.05。转染后12周A、B、C、D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09%±1.02%、15.84%±0.63%、11.67%±0.48%、6.83%±0.25%,A组>B组>C组>D组,P均<0.05。结论 NT-3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能促进SC的分泌,修复损伤神经,防止失神经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TURBt且病理证实的5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术前栓塞组(22例)和单纯手术组(28例)。术前栓塞组经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后2~5d内接受手术。结果术前栓塞组在栓塞后至手术前血尿即减轻或消失,术中出血减少,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缩小,肿瘤及周围组织有散在的陈旧性出血与小血管内血栓形成,肿瘤表面坏死。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内的复发率为9.09%,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32.14%),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可缩小膀胱癌病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CT、MRI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17例,全部行B超、CT、MRI检查.结果17例中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5例,B超、CT、MRI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5%,88.2%及82.3%.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结论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有一定特异性,超声可作为首选,不同方法检查之间的联合运用可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 198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120例行胃体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年龄65.5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铺灸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配合TDP灯照射.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5%、96.6%,对照组分别为30%、75%,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病例1:男,19岁。第2、3腰椎体结核。在连续硬外麻醉下行“病t卜清除术”,术后刀口愈合,服雷米封o.3,1次/日。2年后原刀口处出现一6×5cm脓肿,诊为“腰椎结核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术中探及腰3椎体一骨洞,有泥沙样死骨,约400ml豆渣样脓液,清刮后术毕。术后2月,原切口处出现一窦道,抗痨换药3个月窦道仍未愈,故第三次施行“病灶清除+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操作如下:从原切口处梭形切除窦道及疤痕组织。切口要和原刀口一样长。由于多次手术腹膜和腰大肌粘连较紧,因此要小心钝性向前推开腹膜。循窦道直达病变椎体,尽可能彻底清除异物,并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术野。然后打开腹膜,把大网膜拉入窦道。如  相似文献   
8.
1患者,男,生后3天。发现喂奶时边喂边吐2天,有时见口水不断从口腔溢出,形成泡沫状。今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呛咳、口唇青紫而急诊来院。查体:患儿口唇青紫明显。发育良好,外观其他各部位器官无畸形。两肺底听诊可闻及少量湿口罗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予以吸氧后青紫明显消失。临床拟诊为食道先天性狭窄并吸入性肺炎。2食道造影检查:用10F导管鼻饲注入少量碘油,清晰显示食道上段形成盲囊(图1)。马上回吸碘油,但患儿仍立即出现呛咳,立即将病儿俯卧并慢慢转动体位,可见部分造影剂入胃内(图2)。造影检查均在X…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诊断肾上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搜集我院1999~2002年CT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