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构建双体抗体.方法 以固相化的地高辛对构建的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3~4轮后挑取克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鉴定其特异性,对抗地高辛阳性抗体克隆进行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选取活性好的克隆进行改造,构建双体抗体.结果 在抗体库的筛选过程中可见到明显的富集现象,获得了4株可与地高辛特异性结合的人源抗体,经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证明为不同克隆基因,阳性克隆的可变区基因轻链均属于λ第一亚群,重链分别属于第三和第四亚群.选取4号克隆进行基因改造,构建双体抗体表达载体,获得了活性较好的双体抗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技术获得了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改造成应用前景较好的双体抗体,可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2.
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多形核白细胞中的一种阳离子抗菌蛋白。研究证实BPI功能性氨基端片段(rBPl2。/rBPl23)具有与天然BPI55,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它们不仅能广谱杀伤G^-菌还能有效中和内毒素。  相似文献   
3.
以质谱为基础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肿瘤标志分子的研究进程。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已成为目前定量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策略之一,它将不同来源或不同状态的细胞分别培养于含轻/重型稳定同位素标记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中,经过若干次细胞倍增后,稳定同位素按照序列特异的方式,完全掺入到新合成的蛋白质中。通过比较标记前后同一肽段的质谱峰值变化,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精确定量。它具有样本需求量少、简单、直接、高效及定量准确等特点,不仅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而且可以分析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已逐渐成为研究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肿瘤分子标志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查annexin Ⅰ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鳞癌不同病变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按照研究食管癌早期病变的病理学取材方法取材,选择含有不同程度癌前病变的食管鳞癌标本11例,经连续取材制片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同一病例由食管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癌的全过程中annexin Ⅰ的表达改变。结果 Annexin Ⅰ表达水平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呈强阳性(11/11,100%),低度癌前病变(轻度不典型增生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减弱(3/8,37.5%),高度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明显减弱(12/14,85.7/%),食管浸润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阴性或显著减弱(15/15和3/3,100%)。Annex.in Ⅰ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具有显著意义(P=0.002)。结论 Annexin Ⅰ是食管鳞癌早期侯选标志蛋白,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时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模拟海难落水所致重度低体温损伤,比较鉴定低温海水浸泡模型动物血浆蛋白质组差异,为研究低体温相关血浆蛋白提供线索。方法将5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低温海水中浸泡0、2、4、6、10 h后采集下腔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用试剂盒去除Ig G和白蛋白等高丰度蛋白,并经过除盐后采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对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斑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应用NCBI或Swiss-prot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大鼠浸泡在15℃海水中,中心体温(肛温)迅速下降,浸泡30 min降至19℃,浸泡120 min降至16℃左右,体温维持不变,说明进入重度低体温状态。初步鉴定出3个与低温相关差异蛋白,肺表面相关蛋白A(SP-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K(SPA3K)和抑制物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与正常大鼠相比,这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着低温海水浸泡时间的延长明显上调。结论低温海水浸泡后的大鼠血浆蛋白质组相对正常大鼠血浆蛋白质组有改变。研究差异蛋白有助于阐明低温损伤的分子机制,为研究和治疗低体温症提供靶标。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临床病理指标外,相关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因子、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尤其对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相关基因如骨桥蛋白、p97等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或缺失.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lusterin含量明显低于术后血清含量(3.23 mg/Lvs 25.71 mg/L,P<0.0001).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clusterin含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和总胆红素浓度无关(r=-0.1334,-0.1602,0.2413,0.0389,-0.2882,均p>0.05).结论: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血清clusterin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lusterin基因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基因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clusterin含量有助于判断食管癌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1月对15例手部热压呈Ⅲ°、Ⅳ°灼伤患者行急诊切痂,VSD保护清洁创面,7-10d后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个月后行分指术。结果15例皮瓣除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延期植皮愈合外,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9个月~2年,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热压伤行急诊切痂.应用VSD技术保护清洁创面,结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手部热压伤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含部分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ALTF)移植修复手和腕背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8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10例手和腕背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年龄24~48(平均37)岁。10例均伴有3指或以上伸指肌腱缺损,各指肌腱缺损长5.0~11.0 cm,共35指,软组织缺损范围6.0 cm×8.0 cm~11.0 cm×21.0 cm。6例合并掌、指骨骨折缺损和掌指关节囊缺损。均予以急诊彻底清创,对合并的骨折予以内固定后VSD敷料覆盖。3~5 d后采用含部分髂胫束的ALTF移植修复手和腕背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6.0 cm×9.0 cm~9.0 cm×17.0 cm,剩余创面植皮覆盖, 并同期重建伸指功能。供区9例直接拉拢缝合, 1例取腹部皮片植皮。术后采用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包括皮瓣感觉、外观及供区愈合情况, 手部伸指功能恢复情况按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结果除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2次手术探查并行血管移植后皮瓣成活外,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轻度臃肿,无明显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负性富集并鉴定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及表型特征,探讨CTCs在食管鳞癌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偶联CD45抗体除去外周血白细胞,富集外周血CTCs的“负性策略”,用荧光鉴定CTCs上皮标志及细胞核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TCs数量改变与患者临床参数与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9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TCs的阳性率为79.7% (47/59),7.5ml外周血CTCs平均检出数目为7.83(0~ 72)个.其中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和分化程度、不同各组CTCs检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CTCs≥5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鉴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食管癌外周血CTCs.初步研究提示,外周血中CTCs与食管鳞癌分期、进展及其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