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p16 、nm23 、cmyc 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0 例胃癌内镜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合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16 、nm23 和cyc 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是433 % 、65 % 、583 % 。p16 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高者p16 阳性表达率高;nm23 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nm 23 阳性组其淋巴结转移率(589 % ) 明显低于nm23 阴性组(857 % ) ;cmyc 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而与淋巴转移及分化无相关性。结论:三项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正负调控作用,通过内镜活检组织检测p16 、nm 23 、cmyc 基因蛋白可在术前获得更多的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16,nm23和c—myc在胃癌内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6,nm23,c-myc基因蛋白拓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胃癌内镜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合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16,nm23和c-yc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阳笥表达分别是43.3%,65%〈58.3%。p16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序密切相关,分化高者p16阳性表达率;nm23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nm23阳性组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迟发性出血,为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我们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胃及食道黏膜切除的30例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局部喷洒凝血酶和硫糖铝混悬凝胶剂混合液对比应用,并对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术前应用纸巾对胃黏膜清晰度、胃镜检查时间及微小病变检出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8年1-3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纸巾)及对照组(未给予纸巾)。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胃镜检查胃底、胃体、胃窦黏膜及胃黏膜总体的黏膜清晰度评分,胃镜检查时间。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胃镜检查原因、是否进行麻醉、是否进行肠镜检查、检出微小病变情况、各部位活检病理情况等的分布情况。 结果共纳入患者656例,其中试验组351例,对照组30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胃镜检查原因、是否麻醉、是否行肠镜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胃底、胃体、胃窦黏膜清晰度评分及胃黏膜总体清晰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0.72)分vs(2.53±0.83)分,t=0.057,P<0.001;(1.57±0.74)分vs(2.50±0.85)分,t=0.083,P<0.001;(1.54±0.74)分vs(2.51±0.83)分,t=0.082,P<0.001;(4.69±2.07)分vs(7.54±2.43)分,t=0.017,P<0.001]。试验组胃镜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0.37)min vs(6.78±0.65)min,t=-8.78,P<0.001]。试验组检出微小病变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处vs 92处,χ2=9.361,P=0.009)。试验组患者经胃镜行活检病理检查的胃部组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处vs 78处,χ2=5.112,P=0.029);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胃镜行活检病理检查的食管和十二指肠组织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胃镜检查术前使用纸巾可以明显提高胃黏膜清晰度,缩短胃镜检查时间,促进微小病变的检出,有效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术前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贾欣永  郭荣  吕燕 《微创医学》2007,2(5):436-438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镍钛合金网状覆膜或无覆膜支架23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19例、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使用可取性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10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5例、吻合口良性狭窄4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观察放置支架1个月以上支架内及其两端黏膜增生情况和支架可取出性。结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组均有肿瘤或黏膜向支架两端及腔内生长,其中2例良性狭窄和1例自发性食管穿孔者之增生黏膜几乎全部覆盖支架并形成重度狭窄;4例良性病变患者均未能再取出支架。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的5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只有2例发生支架两端肿瘤增生性狭窄,行氩气刀治疗后再通,支架内无肿瘤组织长入;5例良性狭窄病人,支架两端均无明显黏膜增生并可取出。结论镍钛合金支架价格低,滑移率低,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可取出,适用于食管的良、恶性狭窄及瘘或穿孔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诊疗科发现并ESD切除的非十二指肠乳头的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患者9例临床资料,观察ESD治疗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9例患者病变长径(1.01±0.63)cm(0.3~2.5 cm),切除标本长径(2.27±0.65)cm(1.2~3.2 cm),手术时间(61.6±27.5)min(36~108 min)。9例病变均一次性整块切除,其中2例术中发生穿孔,均成功闭合。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9例病变均完整切除,切缘阴性。结论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纤维结肠镜检查对回盲部癌的诊断价值贾欣永,于蒙爱,王令云回盲部癌并不少见,因其症状无特异性,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较多,诊断困难,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近年来纤维结肠镜(简称纤结镜)的应用是结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大进步[1],目前均已认为纤结镜在回盲部疾病...  相似文献   
9.
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单纯EST治疗风险高、操作时间长。Ersoz等首次报道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疗效。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4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取石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链酶蛋白酶联合二甲基硅油及糜蛋白酶联合二甲基硅油对胃镜检查清晰度影响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平均分为2组,A组(链酶蛋白酶组):2万U链酶蛋白酶+1 g碳酸氢钠+二甲基硅油5 g+ 50 ml温水;B组(糜蛋白酶组):4 000 U糜蛋白酶+1 g碳酸氢钠+二甲基硅油5 g+50 ml温水。对比分析2组术中胃镜视野清晰度。 结果A组的胃窦、胃体、胃底黏膜清晰度及总内镜黏膜清晰度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胃窦:1.7±1.0比1.2±0.5;胃体:2.6±0.8比2.1±0.8;胃底:1.9±0.8比1.5±0.7;总黏膜清晰度:6.2±2.1比4.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链酶蛋白酶联合二甲基硅油能够明显提高胃镜检查清晰度,且效果明显优于糜蛋白酶联合二甲基硅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