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中间丝蛋白家族中最大、最复杂的亚类,已成为临床上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角蛋白可从其增殖或凋亡的细胞中释放,释放出的角蛋白清楚反映了移行细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仅上皮细胞可释放角蛋白,正常血循环中没有可表达角蛋白的细胞类型,骨髓分裂和化疗敏感的细胞也不能表达.因此,角蛋白可作为协助上皮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工具.细胞角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可在传统方法(影像、病理及传统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等辅助检查)之前较准确地预测疾病状况,为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简单、非侵入性、经济、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缺乳的调理工作,以寻找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8例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进行追踪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身心护理,产后缺乳患者顺利哺乳效果显著,有效率达82.7%。结论:产妇产后缺乳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调理,绝大多数是能够纠正的。  相似文献   
3.
贺永梅 《现代保健》2012,(31):52-53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缺乳的调理工作,以寻找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8例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进行追踪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身心护理,产后缺乳患者顺利哺乳效果显著,有效率达82.7%。结论:产妇产后缺乳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调理,绝大多数是能够纠正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当前网民对盐与健康相关知信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经过专业论证和预填报后形成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的形式在网络平台对浏览该网站的18岁及以上网民进行为期7天的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使用限盐勺和理解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88份。37.42%的调查对象知道我国成人每日推荐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 g。限盐勺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为9.78%和5.75%。仅5.36%的调查对象能够理解NRV%的含义。通过多因素分析,调查对象使用限盐勺和理解NRV%的共同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以及限盐意愿。此外,年龄较大的人群更愿意使用限盐勺(OR=1.31,95%CI:1.02~1.69);与国家公务人员比较,非医药专业学生不愿意使用限盐勺(OR=0.06,95%CI:0.01~0.57);自估盐摄入量越高的人群越不愿意使用限盐勺(OR=0.76,95%CI:0.62~0.93)。在理解NRV%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男性较女性更能理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和癌链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第1周期化疗前后CK19的含量并结合化疗前、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CA19-9的含量,联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患者的预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PCT、D-D水平。计算降钙素原变化率(PCTc)和D-二聚体变化率(D-Dc)值,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及D-D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作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 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31例(39.7%)经治疗后好转并转出监护室,47例(60.2%)病情恶化死亡;生存组的年龄[(77.30±6.72)岁]及APACHE Ⅱ[(19.29±2.69)分]明显低于死亡组[(83.84±5.54)岁、(21.02±2.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及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7±0.65)和(7.18±1.91)ng/ml,(0.62±0.25)和(10.37±2.47)mg/ml;均P<0.01]。2组患者D-D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D-D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死亡组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0.15)和(3.78±0.85)mg/L,(0.40±0.09)和(4.98±0.69)mg/L;P<0.001]。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在治疗3、7d及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6 (3.28,8.22)和-3.17 (-4.55,0.00),53.73(49.12,58.93)和-31.75(-40.91,-21.05),89.29(86.36,91.78)和-96.86(-119.40,-68.00),均P<0.001]。D-Dc在生存组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并随病情好转升高,D-Dc在死亡组中则相对较低,并随病情恶化逐渐下降,2组在治疗3、7d,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0 (0.00,6.25) 和0.00(-7.69,0.00),58.33(55.29,64.21)和-95.24(-128.50,-60.87),77.22(74.29,83.64)和-161.10(-218.70,-114.20),均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D-Dc,APACHE Ⅱ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具有评估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974,0.779,0.337; P<0.05],其中PCT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AUC为0.974,95%CI为(0.940,1.010),最佳截断点为0.65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7.9%。结论 PCTc及D-Dc可以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远程超声机器人和便携式超声的图像质量进行对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8例门诊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超声图像随机编码并采用双盲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评分的差异情况,采用B~A分析图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其一致性。结果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远程超声机器人与便携式超声图像的综合评分、颈动脉评分、甲状腺评分及腹部评分4个指标在两种检查方式的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A分析图显示各指标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远程超声机器人与便携式超声图像综合评分ICC值>0.4,均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远程超声机器人与便携式超声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