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F)82例、血吸虫病非肝纤维化(SNF)35例和健康人(HP)32例甲襞微循环及肝脏B超、胶原代谢进行同步观察分析,结果表明;①血吸虫病患者普遍存在甲襞管袢内径缩小、管壁增厚、微血管压力加大、微血流速度减慢等微循环障碍。②SF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不但较SNF虑者严重,而且随着SFⅠ期、SFⅡ期、SFⅢ期病情加重.其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异常的程度也递增。③SF患者申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与门脉主干内径、门脉管壁厚度等超声指标及HA、HYP等胶原代谢指标治疗前后呈同步变化,有相关关系;而且与门脉主干内径和HA、HYP等指标阳性率相同。提示甲襞微循环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外周微循环的影响,我们对8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肝脏B超、胶原代谢指标进行了同步观测和分析。观察对象根据临床B超影象、血清透明质酸和血清羟脯氨酸检测结果,将117例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为两组:1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组(SF组),82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4例;2无肝纤维化慢性血吸虫病组(NSF组)3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3健康对照组(HP组),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参照Yokogawa关于肝纤维化分期的标准,又将82例SF患者分别为期(SF1组)17例、组(SF2组)42例、期(SF3组)23例。检测方法和…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