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认为与感染无太多关系 ,随着人们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和血清学上找到了一些慢性感染的证据 ,已有作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感染如肺炎衣原体 (CP)等所导致的血管炎症有关 ,而高血压的血管病变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 ,是否也与这些慢性感染导致的血管炎症等因素有关 ?作者试图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的滴度 ,从血清学上来初步探讨肺炎衣原体的慢性感染在高血压中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高血压组 ( 33例 )病例均为体检新近发现或未经正规治疗者。采用 1999年WHO/ISH高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孤立性房颤患者左房局部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房颤患者5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组织速度成像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将左房间隔壁、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分别按照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划分为18个节段。观察左房各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As)和舒张期应变率(SR-LAe和SR-LAa),并与40例健康人相应节段心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40例480个被研究心肌节段,470个节段的应变率-时间曲线的形态整体有一定的规律性,SR-LAs、SR-LAe和SR-LAa值随个体变化不大。孤立性房颤患者组被研究600个心肌节段,应变率-时间曲线显示523个节段失去正常形态,轮廓杂乱,波峰低小、消失甚至倒置,峰值较正常心肌节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无创的定量评价孤立性房颤所致的左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跳骤停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跳骤停的治疗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518116)谢建雄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跳骤停的复苏抢救的疗效已得到普遍承认,但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既往的用量偏小,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能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从1991年起,我们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多学科创伤小组与传统多科会诊处理严重创伤病人的效果,探讨多学科创伤小组的创立对于严重创伤病人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及2005年7月—2007年6月间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诊室停留时间、GCS≤8或SPO2〈90气管插管时间、输血、CT检查时间、不稳定病人手术探查时间、漏诊率、早期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输血、手术探查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漏诊病例118例,漏诊率为7.43%,而对照组患者发生漏诊病例194例,漏诊率达15.89%,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中仅23例死亡,早期死亡率(受伤后1周内死亡)为1.45%,与对照组(4.34%)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多学科创伤小组的创立和实施,有效地缩短了患者创伤复苏时间,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减少了漏诊率和早期死亡的发生,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胶原合成代谢的标志物血清I、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CI、PCⅢ)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3例无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CI、PCⅢ的浓度:用超声检测总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总动脉内径(LD)。结果:高血压组颈总动脉IM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其LD和IMT/LD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组PCI、PCⅢ和PCI/PC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PCI与INT呈正相关关系(r=0.385,P<0.05),PCI/PCⅢ与IMT虽呈正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r=0.325,P=-0.065),PCⅢ与IMT的相关性不明显(r=-0.124,P>0.1)。结论:血清PCI能反映高血压时患者颈总动脉血管IMT的变化,从而达到评价高血压血管胶原重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心率变异性(HRV)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测定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近年来受到较多的重视.有关糖尿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心肌梗塞的HRV的检测报道较多,但对左室肥厚病人的HRV的改变和研究较少。本文对43例左室肥厚病人的HRV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研究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士6.7岁。原发病为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13例。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按黄氏计分法诊断[1],均为计分>5分者。对照组A: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56士9.1岁,原发病均为原发性高…  相似文献   
7.
建区以来,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医疗服务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就我区医疗市场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予以浅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Ⅲ型前胶原末端肽在评价试验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血管间质胶原重构及逆转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6周龄雄性SHR各12只分别为SHR组和厄贝沙坦组(30mg·kg-1·d-1),另选同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切片采用HE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PSR)染色分别检测颈动脉壁厚/腔径比值、胶原面积百分比;采用放免法测定三组血清中PCⅠ、PCⅢ的浓度。结果SHR组颈动脉壁厚/腔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高,厄贝沙坦组治疗20周后,较SHR组下降;SHR组胶原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高,厄贝沙坦组治疗20周后,较SHR组也有下降;SHR组血清PCⅠ、PCⅢ和PCⅠ/Ⅲ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应用厄贝沙坦后PCⅢ下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亦无意义;PCⅠ和PCⅠ/Ⅲ虽有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的差距仍然明显。结论SHR颈动脉血管存在间质胶原重构,应用厄贝沙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血清PCⅠ能同步反映血管胶原面积百分比的变化,能够用于评价试验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血管胶原重构及逆转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局部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定量评估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局部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院就诊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心房颤动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组织速度成像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左心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将左心房间隔壁、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分别按照基底段和中间段划分为12个节段。观察左心房各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As)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LAe)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LAa),并与4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相应心肌节段结果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40例480个被研究心肌节段,470个节段的应变率-时间曲线的形态整体有一定的规律性,SR-LAs、SR-LAe和SR-LAa值随个体变化不大。心房颤动组50例600个被研究心肌节段,应变率-时间曲线显示523个节段失去正常形态,轮廓杂乱,波峰低小、消失,甚至倒置,SR-LAs、SR-LAe、SR-LAa值均较正常心肌节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用SRI成像技术能无创的定量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所致的左心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①将 71例危重病人分为合并MODS组 (A组、 34例 )、未合并MODS组 (B组 ,37例 ) ;另设正常人对照组(C组 ,30例 )。②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和住院后 1 ,2 ,3,5 ,7,1 0d分别于 8∶0 0时抽动静脉血查血气并计算氧利用率。C组仅做动静脉血气 1次并计算氧利用率。结果 ①急诊入院时和住院第 1天 ,A、B组的氧利用率 [A组 :(0 4 38± 0 0 882 )和 (0 4 2± 0 0 73) ;B组 :(0 4 0 71± 0 0 979)和 (0 3974± 0 0 871 ) ]均显著高于C组 [(0 31 1 4± 0 0 4 0 4 ) ,P <0 0 1 ],而A、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当氧利用率持续高于 0 5 5达 1 2~ 2 4h ,病人预后极差 ,易于短期内死亡。②从住院第 2天起 ,A、B组氧利用率均很快速下降 ,并低于C组 (P <0 0 5 ) ,且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 (P <0 0 5 )。B组于住院第 5天起氧利用率逐渐回升 ,并恢复正常。而A组病人于第 2天起 ,氧利用率始终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当氧利用率持续低于0 2 1时 ,提示合并症较多 ,预后不佳。结论 MODS患者常存在较低的氧利用率 ,且病情严重、预后差。氧利用率可作为判断危重病人组织缺O2 ,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