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小鼠疼痛和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用于PHN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即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对照组。夏天无注射液组与模型组使用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腹腔注射制备PHN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作对照组。PHN模型痛阈值稳定后,夏天无注射液组行腹腔注射夏天无注射液治疗,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周期为14 d。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 d(T1)、3 d(T2)、5 d(T3)及治疗开始后1 d(T4)、3 d(T5)、5 d(T6)、7 d(T7)、14 d(T8)行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测定,T3及T8测定完毕立即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取脊髓L4~L6组织,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机械痛阈监测结果:与T0时点比较,T3时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PWMT显著性降低(P0.05);夏天无注射液治疗后,夏天无注射液组PWMT较T3时显著性升高,但仍低于T0时(P0.05)。免疫组化数据提示:在T3时刻,与对照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组及模型组的Bcl-2和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增加(P0.01);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8时刻,与模型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组的Caspase-3表达量降低,而Bcl-2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UNEL结果提示:在T3时间点,夏天无注射液组及模型组的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夏天无注射液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8时间点,与夏天无注射液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显著性增加(P0.01),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数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夏天无注射液对改善PHN模型小鼠机械痛敏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夏天无注射液抑制小鼠脊髓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10~2020-04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口服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靶神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13例,临床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临床好转6例,无效6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491,P=0.01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比较,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的优点,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由于软骨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对修复软骨缺损有重大意义。现对近年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成果,对种子细胞的获得,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研究,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组织工程软骨的临床初步应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置管部位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颈胸段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51例患者,年龄36~98岁,性别不限,按植入电极不同部位分为背根神经电刺激(DNRS)组和脊髓背柱电刺激(DCS)组,DNRS组25例,DC...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小儿实体恶性肿瘤疼痛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8例实体恶性肿瘤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临床表现,轻度疼痛使用吲哚美辛栓剂2 mg/kg·d-1,分3次塞肛,中度疼痛每次口服盐酸曲马多胶囊2.0 mg/kg,观察镇痛治疗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和生命体征变化,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种患儿使用镇痛药物情况,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方法:抽取兔骨髓液,分离纯化骨髓液中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传代扩增.将第3代BMSCs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10%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对照组用10%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自然分化.在诱导4、7、14 d后,分别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蛋白多糖的表达,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率.结果:BMSCs取材方便,体外培养生长稳定,细胞活性好.实验组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异染,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72.51±9.49)%与对照组(2.15±1.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是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1例40膝,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膝。实验组使用40μg/ml医用三氧行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3周,继以玻璃酸钠注射,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ROM和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3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40μg/ml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较单纯注射玻璃酸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骨性膝关节炎(KOA)的治疗用量。方法骨性膝关节炎患者48例,共80膝,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膝。分别给予臭氧(A组20μg/ml、B组30μg/ml、C组40μg/ml)15 ml,每周1次,连续3周和玻璃酸钠行患膝关节腔内注射2 ml,每周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D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 ml,每周一次,连续5周。观察A、B、C三组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臭氧治疗后第1周C组VAS评分低于A、B组(P<0.05);臭氧治疗后第3周C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优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评分高于D组(P<0.05);总优良率C组高于D组(P<0.05)。结论 4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可以缓解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跟痛症(calcaneodynia)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是足底筋膜炎、跟下脂肪垫不全、跟管综合征及跟部滑囊炎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患者常表现为典型症状为行走之前局部疼痛,行走困难。坚持短距离行走数分钟后疼痛缓解,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针对症状的治疗方式较多,患者自主选择以保守治疗为主。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作为保守治疗方法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制备兔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采用液体置换法检测经脱钙2、3、4 d支架材料的孔隙率。扫描电镜观察DBM的超微结构,以及软骨细胞与DBM体外复合培养3 d的黏附情况。结果:脱钙3 d的DBM多孔结构及空隙适合软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软骨细胞和DBM体外培养3 d黏附良好。结论:DBM是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