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渠县是鼠疫疫区,1997年省鼠疫疫源调查队曾分离出鼠疫杆菌。为控制鼠疫流行,我们进行了现场灭鼠试验。1现场概况石渠县位于东经9731′~9915′,北纬3220′~3400′,在甘孜州西北角,与青海省的称多、达日、玛多、玉树和西藏的江达县接壤,为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米索前列醇被广泛用于妇产科,临床促宫颈成熟,效果良好.本院将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和倍美力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软化宫颈和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7~ 1999年以甘孜、阿坝两州的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炉霍、阿坝、壤塘、若尔盖八县为重点进行监测 ,开展了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和人员培训 ,对甘孜的石渠县和阿坝的壤塘县做重点疫源调查 ,1997年在石渠县证实了动物间鼠疫疫情 ,并在近期报道了 1999年人间鼠疫疫情 ,现回顾于下。1 人间鼠疫1.1 人员培训 :为提高四川省鼠疫监测质量 ,1997~ 1998年先后举办鼠防知识培训班五批 ,培训人员 45 0余人 ,使受训人员增强了疫情观念 ,提高了诊治水平。1.2 宣传教育 :由于 1997年我省动物间鼠疫的发现 ,所以近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改进棘球蚴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19.0和Epi info3.5软件,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累计报告病例8 939例,累计患病率818.7/10万,其中牧民占88.9%(7 949/8 939);全州18个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分布乡镇占总乡镇的66.8%(217/325),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为主,石渠、色达2个牧业县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3%(7 535/8 939);最小年龄1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41岁,20-60年龄组占84.3%(7 534/8 939);男女性别比为1∶1.19,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2011年儿童血清学阳性率3.0%(126/4 231)及牲畜内脏棘球蚴病阳性率11.1%(496/4 465)较2007年4.2%(395/9 413)、13.9%(906/6 496)均有所下降(P<0.01),2011年犬粪抗原阳性率21.9%(3 532/16 099)与2007年阳性率21.8%(826/3 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省甘孜州的棘球蚴病流行依然严重,须进一步加大综合防控力度,以减轻和遏制棘球蚴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石渠县首次分离出鼠疫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指示动物牧犬血清鼠疫 F1抗体阳性时 ,为获得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的最直接依据 ,1997年我们在四川省石渠县俄多玛乡进行了以收集自毙动物分离鼠疫菌为主要内容的鼠疫疫源地调查 ,共分离判定出疑似鼠疫菌 5 4株 ,经送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复判鉴定 ,确认鼠疫菌 5 1株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自石渠县俄多玛乡 15 0 km2 范围内的动物材料 14种 2 49份 (自毙动物 183份 ,其中青海田鼠 131份 ;活体动物 6 6份 ,其中青海田鼠 44份 )和巢土材料 2 2份。培养基为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生产干燥赫氏培养基 ,批号 970 …  相似文献   
6.
1999—2000年四川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 ,地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 ,全省面积约 47万平方公里 ,人口 8千余万。我省作为疑似鼠疫地区开展鼠疫防治与监测的地区包括甘孜、阿坝两州 ,总面积 2 3万平方公里 ,有獭分布面积约 10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延伸部分。现已证实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本省西北部的甘孜州石渠县 ,属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 (区 )结合部 ,全县总面积 2 .5万余平方公里 ,总人口 6万余人。1999~ 2 0 0 0年在石渠县、德格县、色达县、炉霍县、甘孜县、阿坝县、壤塘县、若尔盖县等 8个固定监测县按照《四川省鼠疫…  相似文献   
7.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感受性水平。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组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反应。结果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具有高抵抗性和低敏感性 ,属低感受性类型。结论 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仅为偶然性或一时性宿主。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1996-01-2003-01共收治人工流产术漏吸患者28例;年龄20-38岁,平均29岁。停经36-70d,平均52d,其中3例少于40d。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13例;9例有剖宫产史,8例为过期流产(B超提示胚胎停育);检查尿HCG阳性22例,6例未测;16例患者未行B超检查。20例漏吸者术后未见典型绒毛组织,另8例情况不祥。25例术后有明显早孕反应,3例术后1月无月经复潮,复查尿HCG均呈阳性,B超  相似文献   
9.
性传播疾病在甘孜州流行历史悠久 ,由于历史上奴隶主、土司、头人强占妇女、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姐妹共夫、兄弟共妻、走婚等现象的存在 ,梅毒、淋病十分普遍 ;1 952年中央民族卫生工作队 ,就当时流行的“梅毒、淋病”等性病进行过诊治 ,使性病患病率降至较低水平 ;但因历史的原因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交流差 ,教育水平滞后 ;加之受宗教、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特别近几年经济活动的增加 ,商务活动和人口流动频繁 ,性传播疾病在甘孜州流行呈上升趋势 ,1 997年甘孜州石渠县上报牧民“淋病” 40例 ,患病率高达 64/ 1 0万 ,高于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0.
石渠县位于四川西北部甘孜州西北角 ,东经 97°31′~ 99°15′ ,北纬 32°2 0′~ 34°0 0′,北与青海称多、达日、玛多县接壤 ,西与西藏江达县和青海玉树县隔金沙江相望 ,属羌塘高原亚区 ,气候干燥寒冷 ,为典型大陆性气候 ,年均气温 - 1 6℃ ,极端气温 -45℃以下 ,年降水量 5 96mm ,多集中在 6~ 9月。全县地势高而起伏较小 ,平均海拔 4 0 0 0m以上 ,呈高原宽谷剥蚀地貌 ,为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 1997年首次从青海田鼠分离鼠疫菌 5 1株 ,经鉴定为田鼠型鼠疫菌 ,1999年相邻的呷依乡发生人间肺鼠疫 ,发病 5人 ,均死亡 ,并从 1尸体中分离鼠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