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SMAD4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突变,并探讨其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癌组织中SMAD4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检验;应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研究SMAD4基因所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果SMAD4基因在83例散发性结肠癌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0.8%。经Χ^2检验SMAD4基因突变率在肿瘤的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率为62.71%,其中发生突变的9例均存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论SMAD4基因的突变可能介导了散发性结直肠癌后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术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肾功能衰竭是影响肝移植病人术后死亡率的蕈要因素.Caestecher等[1]报道,胆汁酸(TBA)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肝脏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方面的血清学指标,其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受肾功能的影响.笔者通过检测肝移植术后病人血清中胆汁酸变化,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比较,探讨胆汁酸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胃排空延迟(DGE)发生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832例行LPD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GE分为DGE组和无DGE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DGE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共有194例(23.3%)术后发生DGE。与无DGE组比较,DGE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改进前胃空肠吻合和术中输血例数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并发症,胆漏,B、C级胰瘘和腹腔感染发生率高于无DG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和腹腔感染是任意级别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中输血、胰瘘、胆漏和腹腔感染是B、C级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C级DGE 62例,48例存在腹腔感染合并吻合口漏,其中42例接受腹腔穿刺引流,6例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DGE多继发于术后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术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合理的胃空肠吻合、减少吻合口漏、通畅引流对预防及治疗DGE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4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前B超、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AS)检查定位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5%(18/40)、62.5%(20/32)、66.7%(10/15)、80%(8/10),术中B超检查为100% (15/15)。认为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探查加术中B超检查是定位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于术前2 h将60 mg/kg的姜黄素溶于1mL DMSO中静脉注射;对照组(19只),于术前2h静脉注射1 mL DMSO。肝脏冷灌注时间为30 min,恢复血供复流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和肝脏标本,行血清ALT,AST,LDH和组织匀浆SOD,MDA,MPO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和细胞凋亡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NF-α及MIP-2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DA,MPO,TNF-α和MIP-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实验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冷IRI,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肝组织SOD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与细胞凋亡,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MIP-2的表达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其1年生存率已达80%~90%.但移植受体的感染问题仍是继排异之后第2位常见并发症,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为了解肝移植受体术后细菌感染特点,现对本院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辅助性化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Ⅲ期、Ⅳa期肝癌患者(观察组)在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并与前期单纯行肝移植手术的8例Ⅲ期、Ⅳa肝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随访3~12个月和3~16个月,后者肿瘤复发率(43.75% )低于前者(100%),长期存活率(36.25%)高于前者(0).结论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辅助性化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Ⅲ期、Ⅳa期肝癌患者(观察组)在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并与前期单纯行肝移植手术的8例Ⅲ期、Ⅳa肝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随访3~12个月和3~16个月,后者肿瘤复发率(43.75%)低于前者(100%),长期存活率(36.25%)高于前者(0)。结论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肝移植术后给予含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与只含长链脂肪乳剂(LCT)的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制剂对受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肝移植受者随机分为4组:MCT/LCT组(22例).经肠内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商品名:瑞高);LCT组(22例),经肠内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商品名:能全力);全合一组(22例),经中心静脉给予全合一静脉营养制剂(商品名:卡文);对照组(20例),未给予正规营养支持.前三组受者术后10 d内的日平均热卡、脂肪及蛋白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检测各组受者术前1天、术后第1、4、7和10天蛋白质的代谢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尿-3甲基组氨酸排m及术后1~7 d氮平衡.结果 肝移植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MCT/LCT组和LCT组受者血清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全合一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而M(MCT/LCT组又明显高于LCT组(P<0.05),全合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CT/LCT组和LCT组受者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明显低于全合一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而MCT/LCT组又明显低于LCT组(P<0.05);术后第3天起,与对照组相比,MCT/LCT组、LCT组和全合一组受者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5或P<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给予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的营养支持能更有效地减轻受者机体蛋白质分解,加快机体从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从而改善受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缺血再灌注损伤作为肝移植和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氧自由基形成、细胞内Ca2+超载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与浸润有关,NF-κB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