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度、重度痴呆的疗效。方法抽选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08—2016-08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03例,观察组53例(23例中度痴呆,30例重度痴呆),应用安理申、脑复康片口服,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静脉注射;对照组50例(24例中度痴呆,26例重度痴呆),应用常规药物及康复锻炼。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评估MMSE、CDR、ADL评分。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好转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痴呆,可短期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水平,药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皮质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影响。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并随机分为1、2、3、4、5组各12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g/kg、尼莫地平15mg/kg及三七皂苷Rg150、100、200mg/kg腹腔注射,于第1、3天用4%多聚甲醛饱和苦味酸进行心脏灌注并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灰度值及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均可见BDNF蛋白阳性表达;3~5组BDNF蛋白的灰度值低于1、2组(P〈0.05、〈0.01),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1、2组(P〈0.05、〈0.01);3、4组大脑皮质BDNF灰度值和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低于海马(P〈0.05、〈0.01)。结论三七皂苷Rg1能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蛋白含量,两部位的观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机制可能是BDNF不仅存在于阳性神经元中,亦可能是不同部位脑组织对药物和脑缺血的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翅果菊提取物Lactuside B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和纹状体GRP7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Ⅱ级SD雄性大鼠,体质量280~320g,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尼莫地平1mg·kg-1)、Lactuside B12.5、25和50mg·kg-1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所有大鼠均阻塞2h再灌注。各组动物于再灌注后给予腹腔注射相应的实验药物(模型组、假手术组动物给予等体积的纯化水),bid,给药1d和3d后分别处死各组的4只动物取脑备用。神经缺失症状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测定;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不同时间段GRP78mRNA的表达。结果:给药1d和3d后,Lactuside B各剂量组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Lactuside B各剂量组动物海马和纹状体的GRP78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除用药1d时纹状体GRP78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有量效关系外,其余各组的高剂量组作用较差;海马的Lactuside B各剂量组GRP78mRNA的表达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而纹状体只有用药3d时此种作用才明显。结论:Lactuside B的抗脑缺血作用与其持续上调海马和纹状体的GRP78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甜叶菊浸膏的抗抑郁活性及其对脾脏和大脑皮层组织中白蛋白启动子D位点结合蛋白(DBP)与P物质(S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BALB/c ♂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甜叶菊浸膏低剂量组(SEL,1.5 g·kg-1)和高剂量组(SEH,3 g·kg-1).用皮质酮悬液按20 mg· kg-剂量连续于腹腔注射21 d,复制小鼠抑郁模型,每天给药1次.待造模成功后,通过ig途径给予药物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继续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氟西汀(30 mg·kg-1),甜叶菊浸膏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7d,每天给药1次.用旷场法测定各组小鼠的平行移动格数和直立次数等行为学指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小鼠脾脏与大脑皮质中DBP和SP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平行移动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模型建立成功.给予甜叶菊浸膏后,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抑郁小鼠的平行移动格数(SEL:54.17±13.33,SEH:73.17±13.90)和直立次数(SEL:35.42 ±5.12,SEH:54.83±11.60),与模型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移动格数:20.08±3.53,直立次数:9.33 ±1.83);甜叶菊浸膏显著地增加了脾脏和脑组织中SP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甜叶菊浸膏减少了脾脏组织中DBP蛋白的表达,却增加了脑组织中DBP蛋白的水平,与模型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甜叶菊浸膏可有效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其抗抑郁机制可能与调控大脑皮层和脾脏组织中DBP及SP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农民长期接触有机磷(OP)农药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 随机抽取新乡市4区8县农村地区有长期接触OP农药史的农民382人,分别检测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LPO)的水平和活力.结果 接触OP农药>10年的农民机体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但下降程度无年限差异.结论 农民长期接触OP农药会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窄头橐吾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窄头橐吾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窄头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HMBC,MS,IR)分析鉴定,确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用SRB方法,对从植物中分离而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癌活性实验。结果从该植物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2-二甲基-4-(5,6-二甲氧基-2-苯并呋喃基)-4-戊烯酸(2,4-二甲氧基-5-醛基)苯酯(化合物1),1β,6α-二羟基-4(15)-桉叶烯(化合物2),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和3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而得,化合物1和3可能为潜在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8.
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中漂片法与贴片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中漂片法与贴片法的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同时运用漂片法和贴片法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漂片法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灰度值与贴片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采用漂片法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高翅果菊提取物Lactuside B(L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和纹状体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8只/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LB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24 h和72 h动物模型、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一半动物,以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不同时间段N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NGFmRNA在海马和纹状体表达明显增多,再灌注72 h海马和纹状样NGF mRNA表达显著下降;在海马,用药后LB各剂量组NGF mRNA表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中、低剂量组用药72 h时NGF mRNA表达较多,与用药24 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纹状体,LB各剂量组NGF mRNA表达同样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其低、中、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LB用药72 h时中、低剂量组NGF mRNA表达更多,与用药24 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B对大鼠海马和纹状体的NGF基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LB能够上调二部位的NGF mRNA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