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材料和方法:以心脏磁共振(CMR I)为“参考标准”,应用RT-3DE评价31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获得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率(PFR)等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获得了内膜边界清晰的三维图像和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RT-3DE图像采集及分析时间明显短于CMR I;PER,PFR测值RT-3DE与CMR I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13,0.786)。结论:RT-3DE是一种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iN-OS-NO)系统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CFs,采用MTT比色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和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对CFs增殖、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洛伐他汀(1×10-8~1×10-5 mol/L)能剂量依赖性抑制醛固酮诱导CFs的增殖,升高CFs的NO含量、iNOS活性及增加iNOS mRNA的表达(P均<0.05),甲羟戊酸(1×10-3 mol/L)、法尼酯焦磷酸(5μmol/L)可完全逆转洛伐他汀的上调作用。洛伐他汀干预下醛固酮诱导CFs的NO生成量与iNOS活性、iNOS活性与iNOS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6、0.752,P均<0.01);CFs增殖数目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908,P<0.01)。结论洛伐他汀可上调醛固酮诱导CFs的iNOS-NO系统活性,抑制CF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途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诊断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男,8岁。因易感冒,口唇发乌,活动后劳累8a,进行性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口唇紫绀,杵状指明显,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置向上向外移动,搏动范围扩大,心界扩大。心律不齐,多呈三联律,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电轴右偏+139°,右室肥厚。胸部X线示:心影增大,双肺呈充血性表现。外周血氧饱和度84%。超声心动图所见:右房室明显增大,肺动脉内径稍增宽。左房壁未见肺静脉开口,左右肺静脉汇成共同肺静脉,走行于左房后方,内径13mm,斜行向上开口于右房顶部,紧邻上腔静脉口。房间隔中上份回声中断约16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测量22例中老年女性(其中高血压病12例,健康志愿者10例)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同时从10健康志愿者中抽取8例行心脏磁共振(CMRI)检查并定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了具有清晰内、外膜边界的左心室三维图像;RT3DE测量高血压病组左心室心肌质量为(100.86±16.95)g,对照组为(87.12±11.35)g,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对照组中抽取的8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心肌质量RT3DE测值为(84.42±7.49)g,CMRI测值为(82.43±6.95)g,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P=0.01)。结论RT3DE是一种可行的、准确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室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Sonos5500和Philips Sonos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心室占位12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心室占位12例,其中右室占位7例(58.3%),左室占位5例(41.7%),手术8例,术中所见与超声诊断一致,符合率为100%,病理证实黏液瘤5例,脂肪瘤1例,血管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结论常规二维超声能够准确、直观地了解心室肿瘤的形态、大小、附着部位及活动度,RT-3DE能够显示肿瘤的整体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较二维超声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探讨MCE定量分析在缺血性心脏病上的诊断价值。对1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行MCE,从时间-强度曲线中获得造影剂再灌注强度峰值(SIpeak),再灌注时间(Rt),再灌注率(b)和心肌血流量(SI×b)。同一检查对象不同心肌节段的4个参数(SIpeak、Rt、b和SI×b)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Ipeak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Ipeak预测缺血性心脏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最佳临界值为64.4,以SIpeak≤64.4来预测缺血性心脏病,敏感性83.3%,特异性69.0%。利用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能够较满意地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初步研究表明通过MCE及Qontrast多参数定量分析软件可以评价心肌梗死区和缺血区的血流灌注缺损。SIpeak是预测缺血性心脏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钙卫蛋白(S100)检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40例)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6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血清S100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情况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检测,观察并记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均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S100蛋白、H-FABP、CK-MB、cTnI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一定相关性,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越高预示着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风险越高,预后情况不佳,该指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转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胺碘酮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心房颤动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组LAD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房颤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hs-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明显抑制心房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律转复率,降低复发率,作用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并能有效降低血清 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出现无复流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CI并发生无复流的老年STEAMI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 1/日,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治疗10 d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 WF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DL-C[(3.41±0.43)mmol/L vs.(2.14±0.38)mmol/L]、MMP-9[(150.31±12.18)ng/m L vs.(115.41±13.62)ng/m L]、v WF[(76.9±7.03)%vs.(48.31±6.9)%]水平下降(P均0.05),PⅢNP[(114.71±13.23)ng/m L vs.(64.26±11.43)ng/m L]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对照组没有患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结论急诊PCI治疗出现无复流老年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PⅢNP、MMP-9、v WF的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人左心室节段与整体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31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节段与整体容积,从而定量左心室节段与整体功能的关系。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获得了满意的左心室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各节段室壁对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贡献从基底段到心尖段逐渐减低;从心尖帽、前壁、室间隔、侧壁到下壁,室壁对整体收缩功能的作用逐渐增强;从心尖帽、前壁、室间隔、下壁到侧壁,室壁对整体舒张功能的作用逐渐增强。结论健康人左心室节段对整体功能的作用不一致,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