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浆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CS75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和陈旧心肌梗死(OMI)60例(非ACS组)、冠脉正常者55例(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IL-18和MMP-1,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CS组血浆炎性因子IL-18、MMP-1和hs-CRP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1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发生率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①IL-18、hs-CRP是老年ACS的独立危险因素;②IL-18、MMP-1和hs-CRP升高并心脏功能异常的老年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冠脉粥样斑块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MS患者(MS组)40例、健康对照组(NC组)36例,用彩超检测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MS组IMT明显高于NC组(P<0.01),FMD及NID低于NC组(P<0.05),IMT与舒张压(SBP)、甘油三酯(TG)明显正相关,F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TG、SBP、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BG)呈负相关.结论 MS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测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检测血清睾酮(T0)水平。结果100例老年男性患者中,66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T0水平[(4.52±0.82)μg/L]明显低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5.56±0.92)μg/L,P<0.01],IMT与T0水平呈负相关,T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雄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雄激素补充治疗可能为降低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肱动脉血管顺应性的改变。方法:选择MS患者38例为研究组(MS组)、健康查体者35例为对照组(NC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在静息、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结果:MS组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D与年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呈负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顺应性减低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FMD及NID的测定对MS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形势。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劳动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针对劳动者人群的系统化癌症筛查服务仍存在诸多短板。为规范劳动者癌症筛查服务,保障筛查服务质量,提高筛查整体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9家单位联合制定了《劳动者癌症筛查服务规范(T/CHAA 023-2023)》团体标准。该标准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原则,结合癌症筛查的前沿科学进展,明确了劳动者癌症筛查的服务原则、服务设计、服务交付、服务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等相关要求。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连接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癌症筛查服务机构的共同筛查需求,规范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从而提升癌症患者的早诊率与生存率,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蛋白(a)[Lp(a)]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颈AS组)和老年男性健康查体者50例(无颈AS组),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Lp(a)和睾酮(T0)水平。结果:颈AS组血清Lp(a)为[(384.51±35.67)mg.L-1],显著高于无颈AS组[(218.25±31.34)mg.L-1](P<0.05);血清T0水平为[(4.35±0.78)μg.L-1],较无颈AS组[(5.47±0.84)μg.L-1]明显降低(P<0.01),且T0与Lp(a)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Lp(a)与雄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雄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朱兴雷  褚熙 《山东医药》2004,44(4):50-5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致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而发生心肌缺血和(或)局部坏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Q波及Q波心肌梗死(MI)和猝死。近来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ACS的主要原因,而炎症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有极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斑块、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兴雷  褚熙 《山东医药》2004,44(4):50-5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致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而发生心肌缺血和 (或 )局部坏死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非 Q波及 Q波心肌梗死 (MI)和猝死。近来研究表明 ,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 ACS的主要原因 ,而炎症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有极重要的联系。1 不稳定斑块与 ACS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们最初认为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慢性进展使管腔严重狭窄是出现 ACS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随着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开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 ACS患者冠状动脉的固定狭窄程度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入院随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76例因STEMI入住宣武医院行PCI的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入院随机血糖及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入院随机血糖<10 mmol/L,并且入院HbA1c<7%)和血糖控制欠佳组(入院随机血糖≥10 mmol/L,或入院HbA1c≥7%),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4个月内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包括心原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结果 176例患者中,与血糖控制良好组相比,血糖控制欠佳组患者的入院血糖、入院HbA1c、三酰甘油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随访24个月,与血糖控制良好组相比,血糖控制欠佳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18.8%比7.8%,P=0.048)、心原性死亡率(18.8%比3.1%,P=0.004)及MACCEs发生率(25.0%比10.9%,P=0.025)明显升高。入院Killip分级≥Ⅱ级(HR=4.302, 95%CI:1.505~12.295,P=0.006)和三酰甘油升高(HR=1.035, 95%CI:1.013~1.057,P=0.002)是24个月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HbA1c升高(HR:1.229, 95%CI:1.003~1.508,P=0.047)、Killip分级≥Ⅱ级(HR=3.505, 95%CI:1.424~8.624,P=0.006)、脑卒中史(HR=3.525, 95%CI:1.361~9.129,P=0.009)及冠心病史(HR=2.886, 95%CI:1.078~7.724,P=0.035)则是24个月内MACC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状态将有助于降低合并STEMI的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