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申平  王德翠  李复霞 《河北中医》2014,(12):1844-1845
声音嘶哑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常发生,特别在透析不充分、透析间期水钠潴留过多的患者中更易发生。多数学者认为本症由过多水分滤出后,咽喉脱水失去濡润而导致暂时性发音障碍。郧西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维持性透析患者多因经济原因不能充分透析,透析间期过长,依从性差,饮水量偏多,从而导致透析超滤量偏大,透析相关性声音嘶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症(NS)并发带状疱疹(HZ)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NS并发HZ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组29例;分别给予针灸加西药治疗及单独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周期及后遗神经痛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高(P=0.029),治疗周期短(P=0.000),后遗神经痛发生平少(P=0.013).结论:针灸配合西药治疗NS并发HZ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 例,根据病情常规用药、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12 例,在未使用组基础上加用PGE1 200 μ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水肿、腰酸乏力、尿量、食欲、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尿素氮(BUN) 、血肌酐(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死亡率25%,对照组死亡率5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PGE1能减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火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咳喘10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运用火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按照寒热辨证进行火针治疗,同时取菟丝子、白芥子、五味子等药熬成黑膏药,贴于各穴位上。结果:临床治愈45例,显效34例,好国志23例,总有效率97.1%。其中喘息和哮鸣音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咳嗽和咳痰症状消失率(P<0.05),且哮喘患者治愈率和总显效率高于慢支患者(P<0.05)。寒证患者有效率100%显著高于热证患者89.6%(P<0.01)。结论:火针配合穴位敷贴预防和治疗咳喘的发生有较好疗效,对哮喘症状的改善优于咳嗽症状的改善,且对寒证疗效较热证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用不同方法注射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O3在椎间盘内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接受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O3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方法注射治疗。注射结束后立即在CT下观察椎间盘内O3分布情况,并于6个月后统计疗效。选取5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后复查CT,测量改良椎间盘突出指数(AIDH)分析突出物大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9.00%(χ2=7.23,P〈0.01)。观察组突出物内有O3和O3在盘内分散分布的总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0.01)。O3呈分散分布者及突出物内有O3者疗效更好(P〈0.001)。治疗6个月后椎间盘内O3分散分布者突出物减少程度明显大于聚集分布者(P〈0.05)。结论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可提高O3在椎间盘内分散分布及在突出物处分布的比率,使突出物明显缩小或消失,治疗LDH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2 mg/次)经茂菲氏滴管加压给药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7例AMI病人根据吗啡给药方法分为茂菲氏滴管加压组、弹丸式注射组、常规给药组。观察三组病人疼痛消失时间及用药剂量、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茂菲氏滴管加压组、弹丸式注射组较常规给药组疼痛消失时间缩短(P<0.05);茂菲氏滴管加压组、弹丸式注射组较常规给药组疼痛消失吗啡用量少(P<0.05);茂菲氏滴管加压组、常规给药组较弹丸式注射组吗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小(P<0.05)。结论:茂菲氏滴管加压缩短疼痛时间且吗啡用量小,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AMI抢救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衰养真胶囊改善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0.5%腺嘌呤+4%酪蛋白饲料喂养4周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实验)组和复方α-酮酸(开同)组,另取正常大鼠8只为对照组.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Up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浆神经肽Y(NPY)、下丘脑NPY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和开同组比较,实验组大鼠24 h Upr减少、NPY降低(P<0.01,P(0.05),下丘脑NPY mRNA表达卜调(P<0.01).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PY水平和上调下丘脑NPY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下丘脑瘦素(Leptin)及其长型受体(OB-R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0.5%腺嘌呤+4%酪蛋白饲料喂养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其营养不良发生时间,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组和开同组,另取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Leptin水平,RT-PCR法检测下丘脑OB-Rb mRNA表达.结果 大鼠在造模8周末出现营养不良,肾衰养真胶囊可增加Alb、Hb水平,降低Scr、BUN、24 hUpr水平,降低血清Leptin水平,下调下丘脑OB-Rb mRNA表达.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通过降低血清Leptin水平,下调下丘脑OB-Rb mRNA表达,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肾康丸与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和肾康丸治疗组(DS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DA组和DS组分别以阿托伐他汀和肾康丸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BG、血脂测定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α1-MG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CRP用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法测定,IL-6、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 治疗后DS组FBG与C组和DA组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和DS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DS组尿α1-MG,血CRP、IL-6、TNF-α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C组比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DS组上述各指标较DA组下降更明显,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C组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 肾康丸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DN患者尿α1-MG及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不依赖于降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前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