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脑钠肽(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90例经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PP水平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间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差异。结果BNP与LVMI一样随PP的增大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PP与脑将BNP水平显著相关,二者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脂及大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ISH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硝酸酯三联组(A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和非诺地平治疗;辛伐他汀二联组(B组):给予辛伐他汀和非诺地平治疗;对照组(C组):单用非诺地平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试验期间观察血压、血脂及大动脉结构等变化.结果 A组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 P<0.01),A组与B组的降脂效果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变化均优于C组( 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老年ISH患者的收缩压,使脉压减小,而对舒张压影响不大;他汀类药物可干预、延迟大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进程,两药合用,有益于控制老年ISH.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城乡基层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造就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物理诊断学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中,围绕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基本操作技能,采用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环节等有效措施,激发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为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的进程中,手杖并没有像其他一些工具一样为社会所淘汰,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演变并发展,在日常生活、医疗、运动等备方面都能为人们提供帮助,已经远远超越了“第三条腿”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因素,为怀化市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龋病诊断标准,对怀化市市区2 238名6~13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42.72%,龋均1.06±0.63,龋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患龋率女性高于男性,下颌高于上颌。吃甜食、酸饮料及刷牙次数对第一恒磨牙龋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怀化市市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较严重,应大力加强口腔卫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提高物理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诊断学实验教学质量,规范体格检查、重视基本功训练,一直是医学院校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理论与实践并重,直观形象教学,滚动强化,模拟练兵,成绩单列,统一考试等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197例,年龄26~54岁,平均35.5岁。结果腹腔镜和宫腔镜的手术成功率100%。其中腹腔镜手术102例,治愈率72.55%;宫腔镜手术95例,治愈率83.16%。两者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中,可选择性取代传统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两组:即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尿常规、血肌酐、尿D2微球蛋白(D2-MG)。结果PP≥60mmHg组与PP〈60mmHg组比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高血压、尿蛋白是肾脏病生成与发展的两大独立的危险因子[1] 。因而,使血压达标( <13 8/83mmHg ,1mmHg =0 13 3 3kPa) [2 ] ,减少尿蛋白排出,是保护肾脏功能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观察了贝那普利与阿罗地平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并蛋白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近两年来EH并蛋白尿患者68例,其中男3 8例,女3 0例,年龄3 8~70 (平均48±10 6)岁;病程8~2 0 (平均10±3 5 )年。高血压诊断采用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 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钡餐与CT在检查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如何选择。方法:对9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行CT检查,其中2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9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中6例显示为十二指肠内充盈缺损,1例疑为肠壁外压征象,1例由于十二指肠明显扩张而未发现病灶,1例由于病灶较小而未发现。8例行CT检查的患者均显示出病灶。结论:上消化道检查是发现病变主要手段。CT检查除能确定是否存在十二指肠肿瘤外还能对病变进行更准确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